近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與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在白云山校區行政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企業實踐教學基地簽約與授牌儀式。學校副校長焦方太,教務部及相關學院領導,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廣物汽貿、廣汽商貿、南菱集團、廣汽埃安、廣州方程豹、奧紳文體等企業代表出席簽約儀式。
會議現場
焦方太在會議上簡要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史以及國際化人才培養特色,并指出本次合作系雙方秉承深入探索協同培養機制、開發共建課程、創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合作目標,不斷深化產學研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機制的創新發展,為企業和學生提供雙向選擇的機會。
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在致辭中表示,2023年我國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廣東省汽車出口企業和國際貿易快速增長,汽車外貿人才短缺。為滿足汽車行業的發展需求,校企間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會上,學校與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與廣物汽貿、南菱集團、奧紳文體簽訂實踐基地協議,為廣物汽貿、南菱集團、廣汽商貿、廣州方程豹、奧紳文體授予“實踐教學基地”牌匾。在自由會談環節,各參會企業與學校相關學院就汽車出口貿易人才需求及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展開了深入交流。
隨著我國制造業出口及對外貿易發展的步伐逐漸加快,外貿產業需要注入更多新鮮動力,激活發展創新力,因此對懂外語、熟悉外貿、涉外法治領域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日漸攀升。
坐落于海上絲綢之路節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及對外開放前沿的城市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近年來全力服務我國外貿事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對外開放新格局,展現新時代涉外型文科院校的擔當與作為,為推動對外貿易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與人才支撐。
一方面,學校充分發揮多語種學科優勢,促進外語人才在我國重要進出口產業中發揮連接作用,推動國家外貿產業持續增長。目前,學校已開設包括31個語種的71個本科專業,其中已覆蓋RCEP成員國及東盟十國官方語言專業,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30個關鍵語種中的26個。
另一方面,學校圍繞廣東外貿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充分利用多語種學科優勢和高端智庫資源,為廣東出口產業集群、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貿易新業態發展提供專業服務,推進廣東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并利用豐富的國際資源和渠道,服務于廣東外資招商和招商推介,同時為廣東外經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服務、法律服務、文化咨詢服務,持續為廣東經濟發展貢獻廣外的智慧和力量。
促進對外貿易產業發展,人才是源頭活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積極培養外語人才,形成了“外語+專業”“專業+外語”“外語+外語”,以及主輔修、微專業等特色培養模式。
學校現有金融科技、歐洲社會與文化、語言智能、古典文學與文化、國際事務(擬2024年開設)5個微專業;同時在部分小語種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國際關系、法學、漢語國際教育、會計、經濟貿易的微專業必修課程模塊,豐富小語種專業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知識結構,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水平、復合型文科人才。
此外,學校于今年年初獲批9項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其中包含了“德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俄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西班牙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意大利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日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朝鮮語+金融學”7項“小語種+非外語專業”的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過硬本領、創新能力、擔當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如今,外貿行業不斷發展,外貿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市場上高素質外貿人才鳳毛麟角,外貿企業人才短缺問題亟待解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著力培養國際經貿人才,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持續輸送后備力量,推動國家外貿產業發展。未來,學校也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及區位優勢,在培養外貿人才、激活外貿產業創新力等方面充分提供廣外智慧與力量!
文章素材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官微、廣外招辦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