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閩南米粉手工肉丸
嘗鮮餐廳|江東花園
傲客自費試吃第1036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569家
【閩南】是美食紀錄片里的常客,包括泉州、漳州,以及傲客的老家——廈門、三個城市。那些保留完整的神秘文化、妙趣橫生的閩南語、軟糯嬌憨的地瓜腔…… 都讓我們對閩南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口味差異大,在昆明的福建小吃不算常見,甚至街頭巷尾的沙縣小吃也大多被本地人占領,入鄉隨俗賣著小鍋米線。
聽著老板兩個人用我們聽不懂的閩南話交頭接耳,我們就知道來對地方了。
01
熱乎乎的閩南古早味
鹵面是閩南最為傳統的小吃之一。不同于我們對于“鹵”那種濃油赤醬的色彩印象,泉州鹵面顏色很素,但底味豐滿。
湯底咕嘟咕嘟吸取了海鮮的味道,堿水面和花生醬把湯汁收得濃稠厚重,會加很多的蔬菜增加清甜感,成就一碗咸香甘甜、有滋有味的海鮮鹵面。
滿滿都是鮮甜的小海鮮,基圍蝦、小生蠔和花甲足以帶來濃郁的鮮味,飽滿Q彈的肉丸和肉片,豐富滋味,配料幾乎要把面條掩埋,挑出一筷子,面條筋道有彈性,是很豐盛滿足的一碗~
肉丸是店里的主打。除了在店吃的主食可以加,也可以另外單獨買回家料理。
雖然鹵面里面也加了丸子,再點一碗米粉湯就可以把所有種類的肉丸all in。
三種丸子加持,為平平無奇的米粉賦予了層次鮮明的葷香。韌啾啾的口感,牛丸有牛香、魚丸有魚鮮,完全不同于凍貨市場那種冷冰冰的丸子。
還加了很大一份煎蛋!軟糯香甜,同樣加了大量的蔬菜,鮮甜加倍。
可能擔心我們吃不慣這種清淡的口味,老板端來了一碟炸蔥頭和炸蒜。湯頭看起來淡,但其實不會寡,美中不足的反而是粉絲不夠吸味兒,是無限繁殖面線糊應該會更好吃!
02
下飯的家常好食
卷章嚴格意義上算是潮汕美食,也是流傳多年的“古早味”。跟肉丸的口感類似,比起肉丸的做法多了一層腐皮,攪打好的肉泥用腐皮卷過下鍋炸至膨脹,再切成薄片,豆香四溢。
豆皮將香甜的肉汁緊鎖,肉質緊實絲絲相連,切成薄片減去了豬肉的膩感,輕薄的油脂增加汁香和柔潤。
跟青紅椒同炒是較為家常的做法,細孔吸滿鮮辣的湯汁,比起其他清淡的福建口味菜系更偏川味,咸鮮下飯。
搭配一碗傳統泉州牛肉羹,牛肉膠黏鮮嫩、湯汁清香滑口,可以成為一天工作結束后的完美晚餐。
湯里只有基本調料,肉片裹上地瓜粉煮湯,是閩南地區常吃的肉羹,肉質軟糯彈牙。
比起重口的滇南口味要略顯清淡,空口吃會嫌不足,喝上一碗湯就恰到好處,極盡鮮甜。
03
簡單樸素的炸物
愛吃炸物的基因流淌在每個閩南人的血液里,朋友說每個校門口都會有一個炸物小攤,圍住了剛下課的小孩和接小孩下課的“大孩兒”,無一例外。
閩南的“粿”五花八門,變種比起我們的米線簡直有過之無不及。炸菜粿端上來還熱氣騰騰的,現炸的最好吃,金黃的三角塊,外皮酥脆,里面的糕軟軟糯糯,趁熱吃是最香的。
菜粿空口吃就有一股淡淡的咸香,也可以配上甜辣醬,別有一番滋味。
酥酥地咬上一口丸子,香甜的芋泥呼之欲出,口感細密酥脆,甜度也把握得剛剛好。
榴蓮餃很脆!但是比起芋泥丸子會稍顯甜膩,就不推薦啦。
藏在小區樓下的閩南米粉店,來慢慢感受一下福建小城的古早傳統小食風味。
福建莆田阿進鹵面 | 珥季路
12小時吃掉泉州 | 城市漫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