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Gen3是現階段安卓高端旗艦手機普遍選用的主流處理器,是高通最新發布一款明星產品,在性能和體驗方面都進入了手機處理器的第一梯隊,得到了手機廠商和用戶的一致認可。
手機處理器是科技含量相當高的產品,制程工藝越高性能就越好,不過隨著處理器精度越來越高,依賴制程迭代來實現智能手機提升性能的速度逐漸放緩,芯片設計廠家不斷尋找提升手機體驗的新思路,例如高通在自研的道路上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架構設計方面加入了各種巧思妙想,或者是大幅提升處理器的AI能力等等。
以驍龍8 Gen3為例,作為高通在2024年安卓高端旗艦市場的主打產品,這款處理器自身的優勢是非常多的。包括在硬件上的頂級配置、外圍功能的各種新奇創新以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大膽嘗試等等,無論是從跑分數據,用戶體驗,還是手機廠商的認可度和市場滲透率等方面來看,驍龍8Gen3都稱得上是當下安卓旗艦芯片中的佼佼者。
不過也有一些小伙伴拿聯發科發布的天璣9300和驍龍8Gen3比較,認為驍龍8Gen3在CPU核心配置方面不如天璣9300激進,這個問題其實應該理性的看待。確實這次天璣9300在CPU架構和核心方面實現了“驚人”的調整,采用了4個超級大核+4個性能大核的八核心架構,完全舍棄了能效小核,和現在手機處理器領域普遍采用的一個超級大核帶幾個性能核心和能效核心的架構相比顯得有點“離經叛道”,也正是因為聯發科這樣的出格的設計,讓天璣9300的熱度提升了。
那么4+4的架構到底是不是如聯發科官宣的那樣盡善盡美呢?也不盡然了。按理說,天璣9300比驍龍8Gen3多了三個超級大核呢,CPU性能跑分應該要高出驍龍8Gen3一大截才對,但實際情況卻是:驍龍8 Gen3在 GeekBench 6的CPU單核跑分在2250左右,多核跑分則在7000分左右,同樣的測試軟件,天璣9300的單核得分也是2250左右,多核得分高一些達到了7600分,畢竟八個核心全都是大核和超大核。從單核成績來看,驍龍8Gen3和天璣9300不分伯仲,多核成績天璣9300略占據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和它的四個超級大核比起來,就不太匹配了。
為什么天璣9300比驍龍8Gen3多了三個超級大核,但是多核跑分卻沒有相差很多呢?其實這就和廠家的調度方案有關了。眾所周知,聯發科天璣處理器并沒有驍龍處理器那樣廣泛的使用率,搭載驍龍處理器的機型也沒驍龍機型種類多,所以手機設備對天璣處理器的適配性就差一些。
比如聯發科發布的天璣8100處理器,也是采用了4+4比較激進的架構,包括四個A78大核四個A55性能核芯,但是大部分廠商固件的調度策略依然是1+3+4的設計,也就是說最多只有三顆大核在高負載場景中提供動力,剩下的一顆大核在“摸魚”,性能和跑分自然也就不會高了。
就好比單位中配置了八個工作人員,且都是本科以上學歷,但只有一部分人在認真工作,其他幾個就是上班摸魚,工作效率必然會低。如今天璣9300也和天璣8100一樣采用了4+4結構,這讓人很是擔心會不會有核心在趁亂摸魚。
從天璣9300的跑分成績并沒有比驍龍8Gen3領先多少的情況看,應該是沒有發揮八個大核全部功力的,摸魚必然還存在,可摸魚的成本就要加在手機的售價里面讓消費者承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