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突然“塌房”,引來一眾網絡博主和“吃瓜人”的狂歡,更有些人揪住她不放,似乎不把她批倒批臭“批出圈”,誓不罷休。
李雪琴“塌房”的緣由,不是娛樂圈常見的“出軌”“漏稅”以及“口無遮攔”,而是許多年前,為了高考加分而偽造了游泳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
說是“假證”,倒也不確切,因為這證書是學校統一辦的,為的是利用高考招生政策,通過“造假”取得體育特長生招分(10分),確保“尖子生”或者有關系的學生進入名校——證書是真的,水平是假的。
這事當年央視新聞報道過,網上現在仍有轉載,遼寧本溪高中存國家二級運動員造假,而且巡考還為作弊作掩護。當然,這也不是本溪高中一個學校這么做,只不過它不幸撞在“槍口”上,而李雪琴就是那個學校畢業的。
高中的孩子還未成年,哪有多少自主能力?證書造假這事,要怪也只能怪學校和家長,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雪琴還是受害者,因為她壓根就用不著使用假證的加分,就考上了北大。
有人希望李雪琴親口承認這件事,顯然不懷好意,因為這事用不著親口承認,百分百是真的,誰要是用500萬來打賭是假的,那就是送錢。
但是這話要是從李雪琴口中說出來,那就是公開打母校、老師還有當地教育、體育等部門的臉,誰蠢誰中招。
但是不懷好意的人,就是想讓李雪琴中招,然后眾叛親離、黯然退圈。而很多“眼中揉不得沙子”的吃瓜群眾,不知不覺中成為陰謀的推動者。
聯想起近日,中國醫科大學“誤解政策”導致60多位“同等學力”博士生無法畢業,幾乎全網都在罵這所學校,但我個人卻為此叫好,因為“同等學力”博士生,本就是鉆政策空子、花錢上的,水份很大,教育部及時介入勒令整改,真是大快人心。
據說有的學生因此要賠償原單位近百萬元,看似挺可憐,實則不冤枉,廣大為那些“水博士”感冤叫屈的人,拿著3000的工資,就不要去替有錢人操心了。
回到李雪琴證書造假這事上來。
這件事也不是沒有積極意義,因為高考招生的很多加分政策,本就人為地制造了許多權力尋租空間,制造了諸多不平等,個人覺得除了烈士子女加分,其余什么民族、僑胞、貧困生、競賽獲獎、榮譽稱號等等加分政策都應該取消。
那么,“加分政策”到底會帶來哪些不公平呢?
一是資源分配不均。比如競賽獲獎、取得省級“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基本被掌握資源的少數學校“控制”,對某些欠發達地區和學生來說,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二是“造假”空間太大。榮譽、身份、成績……哪一項拿出來沒有造假空間?更可氣的是,造假還要看你有沒有資格,沒錢沒路子,想造假都沒機會!我甚至懷疑,如果有操作空間,連烈士子女身份都有人敢造假。
三是影響學術能力。很多加分偏重于體育、藝術等非學術領域的表現,而10分、20分的差距,足以影響好幾萬的排名,顯然對普通考生來說很不公平,這樣的考生錄取多了,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術能力的提高。
歸根到底,這些不公平都來自于“人為”,來自于評判標準的主觀性、信息公開的不透明,以及暗箱操作的太猖獗。這是系統性的問題,如何優化整改,觸及到許多潛在的利益團體和既得利益者,不是某一個學校、家長和考生的問題。李雪琴自然也不用背這個鍋。
正值高考招生的關鍵時期,這次借助李雪琴的流量,推動大眾對早已飽受詬病的各種高考招生加分政策加以討論,倒也不失為一個方向,只可惜很少有人這么思考,人們似乎也不感興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