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電商行業的低價大戰讓人看得驚心動魄。618期間,各大平臺圍繞低價二字做足文章,無論是流量分配機制、改價系統,所有的手段都為了實現“全網最低價”。
可是低價大戰的結果,卻并非電商所想的那樣。最近,有不少商家吐槽說:“價格賣得越來越低,結果成交量也越來越低了?!?/p>
一個做直播帶貨的商家,618的10天時間實現了1000萬的銷售額,結果一算賬才發現,不僅沒盈利,甚至還虧了。
1000萬的銷售額里面,僅退款就有350萬,退貨退款的380萬,再加上人工、快遞、包裝等各種費用加起來,618基本等于白干。
隨著價格的降低,隨之而來的是退貨率的上升?!芭b行業退貨率高達80%”、“賣1000件退回來七八百件”,這種事情在今年618都不是什么新鮮事。
無底線的低價競爭,帶來的后果是,原來的生意邏輯被摧毀。商家為了壓低成本,只能不斷使用質量更差的材料,消費者用更低的價格,買到了低劣的東西。
市場需要低價,但市場需要的是有品質的低價,而不是低劣的低價。京東有句話說得很對,“真正的低價是從效率中要空間,不是品質縮水,也不是割肉補貼,站著打是唯一選擇?!?/p>
就像近幾年大火的折扣零售那樣,憑借的是品質和低價兼得取勝。消費者為什么瘋狂追捧奧萊、開市客、唯品會這些折扣零售,就是因為價格夠低,品質夠高。
奧萊“兩件七折”、“三件五折”,把耐克、安踏等運動品牌賣出了“白菜價”,各種折扣的奢侈品牌,更是成了搶手貨。
開市客獨特的經營模式和供應鏈,讓商品擁有極致性價比。賣場里面的食品類能做到低于市場價10%到20%,而百貨商品的價格甚至能達到低于市場價的30%到60%。
極致的低價背后,是高效的供應鏈。得益于極致的運營效率,開市客的會員大宗采購可以保證在向供應商付款之前就把存貨賣掉,對于開市客來說,庫存壓力非常小。
當然,每個折扣零售企業的方法都各不相同。特賣電商唯品會,憑借的是全球超1000人的專業買手團隊,和品牌方進行對接,目前唯品會合作的品牌超過46000個,為平臺提供了大量低折扣好貨。
唯品會在全球布局了10個海外辦事處,覆蓋全球的供應商,能夠拿到全世界的報價單,第一時間了解不同的品牌在哪個區域下單最便宜,從而將實惠帶給消費者。這也是很多消費者,買東西尤其是大牌服飾優先唯品會的原因。
“物美價廉”這四個字,是潛藏在消費者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大家都希望買到真正有性價比的東西,低劣的商品只能贏得消費者的一時注意,要想真正贏得消費者,必須在供應鏈下狠功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