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最近有一條很熱門的消息,那就是廣西北海市取消了城管部門,具體新聞內容是:北海市在6月10號發布了一個關于《停止使用北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證的公告》,公告說得很清楚:將北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住房和城鄉建設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工業和信息化,旅游,文體,廣電,商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領域行政執法職責,劃歸相關主管部門承擔,不再保留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北海市為什么這么做沒有給出解釋,有網友猜測可能是發不出工資了,或者工作沒做好,至于說工作沒做好,我覺得不會是這個原因,因為工作做不好可以改進嘛,再說了,他們的工作業績也不是由老百姓來考核的,好不好老百姓說了不算,那么多其他城市工作不好的城管不也都存在的好好的嗎?像揚州城管翻車落水事件落得個全民點贊,你說他們的工作做得咋樣?但人家揚州城管不是還繼續存在著嗎?所以我覺得可能第一種可能比較大,再說了,雖然城管解散了,但是他們并沒有失業,而是并入了其他部門,至于在其他部門會不會從事類似的工作我們也并不知道,不過想想今后北海的攤販也許再不用擔心被抄攤兒,我心里還是挺欣慰的。
這么多年以來,形象最不好的部門,可能就是城管了,多數城市的城管和攤販、商戶之間的矛盾可以說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雙方發生沖突乃至命案的新聞報道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最近兩年,錢是越來越難掙,但是城市的管理并沒有放松,而且城管“執法”力度越來越大,讓旁觀者都有窒息的感覺。
網上流傳著一個共識: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好不好,看看他們本地的門頭就知道了:要是很多門面房的門頭都是統一格式或者接近統一格式,那就說明這個城市管得太嚴,城管的“執法”力度很大,那這種地方不適合投資。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最能反映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其實是娛樂業,如果洗頭房、KTV、夜總會、餐飲、酒吧、迪廳、酒店等服務業發達,那就說明當地不僅經濟景氣,而且環境寬松,這樣的地方適合投資。
從我這些年觀察社會的經驗來看,我實在看不出來該部門的存在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到底有什么積極意義,我不是說城市的市容不重要,也不認為攤販占道經營就是合理的,我認為管理攤販應該有更好的方式,更文明的方式,畢竟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有如何管理攤販這樣的現實問題,是不是人家那里也都像咱們這里一樣抄攤兒、毆打?是不是除了暴力執法就再沒有其他方式了?
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城管都暴力執法,也承認有相對文明的城管,但就目前看來,城管的暴力執法確實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而且不只是暴力執法,也存在吃拿卡要等惡劣行徑,這些都是造成城管自身形象崩塌的客觀事實,去年揚州城管落水事件全國網絡一片歡騰就已經很能說明普通人對這個部門的看法了,如下:
就連勞榮枝這種罪大惡極的殺人犯都有人替她說話,怎么到了城管倒霉這事兒上,大家的情緒就成了一邊倒?
普遍而言,城管名聲不好,口碑不佳是事實,但落水的這三人,到底是屬于素行不良的那種,還是平時不欺壓百姓的那種?所以一概而論不加以救援,似乎也有失公允,但老百姓咋可能有分辨他們品行的能力?所以只能是憑著城管一貫的行為和形象做出到底救人不救人的判斷。
揚州城管落水百姓看熱鬧這事兒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城管的形象是被自己隊伍里那些飛揚跋扈、橫行霸道的人給敗壞了,那么這里有個問題:我們確信城管隊伍里有值得尊敬的好人,但那種不咋地的人和野蠻執法的人到底占多大份額?如果說野蠻執法甚至欺壓百姓成為普遍現象,也許有些事情我們確實就該反思一下了,比如大伙兒為什么不救你們?為什么多數人對你們沒有好印象?為什么你們的孩子都不敢跟同學說他爸爸是當城管的?
我一直有個疑問:文明城市是“管”出來的嗎?難道不該是大家一起“創”出來的嗎?就算把大家門上的春聯撕干凈,就算把他的爐灶封了不許做飯,就算把他的三輪車砸了不許擺攤兒,就算所有的門頭全部換成一個格式,就算街道上沒有一個攤販兒,沒有一個果皮紙屑……這城市就文明了嗎?
靠著暴力驅趕和毆打,靠著沒收老弱婦孺的針頭線腦,靠著撅斷水果攤兒的秤桿、踹翻他們的攤子,甚至靠著秤砣奪命、暴踩腦袋去創造文明城市,這是在創造文明嗎?
沒有人能用野蠻的磚瓦能建起文明的大廈。
有時候想想,是不是我們對“文明”的理解有所偏差?從很多部門的工作來看,所謂“文明”就是大街上整齊劃一,連蔬菜攤兒上的每根蔬菜都應該碼得整整齊齊,而且有一段時間到了用天平秤馬路上的灰土重量的程度:選取一平米或者幾平米的馬路面積,用掃帚將塵土掃到一起,然后用天平稱重,超過標準就罰清潔工的工資,清潔工掙那么點兒錢很多么?真是針尖上刮鐵,鷺鷥腿上劈肉啊!
城市應該干凈,但是有必要搞到這種地步嗎?這不純屬扯淡嗎?不過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該認真的事情很扯淡,該扯淡的事情很認真,中國是內陸大國,內地,尤其西北很多城市都是灰蒙蒙的,因為你挨著黃土高原啊,居然也搞什么馬路灰塵稱重這種事情,形式主義到這種地步,真的是舉世無雙了——如果對待老百姓的基本民生福利也能這么認真,那我們早都建成最幸福的社會了。
社會確實應該朝著文明、潔凈的方向發展,但是如果為了文明和潔凈而影響到民生,甚至讓一些底層人生活沒有著落,那這種潔凈的意義何在?這種文明還能被稱之為“文明”嗎?
沒有了人間煙火的潔凈那叫不毛之地,缺乏了百姓生存的潔凈城市那叫水泥森林。
沒有了人類的文明沒有意義,沒有了文明的人類終將自我毀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