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這個詞自從被發明后,我就對它充滿了敵意。
當年第一次見到這個新詞時,還以為是“內部試卷”的縮寫——別笑話我,我真不喜歡把事情往壞的方向想——畢竟,內卷的真實意思是:
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愿”競爭,也就是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那結果自然會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
1
內卷的危害與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甚至親身體會到了。
誰愿意自己的孩子從幼兒園時兩眼放光,變成小學后滿臉迷茫;誰愿意1個訂單10人搶,最后還被平臺三七分賬…
試舉一例:2024年河南高考人數120萬,過本科線42.72萬人。網友說河南學子真優秀,未來可期!
4年后的未來是什么樣的不知道,只知道今年畢業的孩子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不僅要憑借精力旺盛肯加班、踏實肯干要得少的優勢和前輩競爭辦公室里的工位,還要萬般無奈脫長衫,和早已飽和的快遞外賣快車小哥搶訂單……
以前人們樸素的價值觀認為:努力些,再努力些,我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實際上是:我明明那么努力,卻又看上去毫無實力。
實際上不是沒有實力,面對一個草臺班子,得要多少實力才能匹配?差不多就得了!只是因為對手太多,葉問一次也就打十個,你得打上千個。
2
人來到這個世上,真TM就是為了遭罪來了嗎?非得要磨平棱角,干不愿意干的事、說著違心的話,只為了幾間水泥枷鎖?
人生的樂趣,難道不在于擁有值得享受的過程,而不是享受所謂的苦中作樂?真正的快樂,不應該是源自真實而松弛,且有生命力的生活方式嗎?
什么?沒工作連苦中作樂的機會都沒有?
好了,假設你有幸進入了一家小公司,你會發現里面的關系很和諧、老板很好相處,但工資少的可憐。五險一金不保險、升職加薪在餅里、雙休年假在夢里……
老板圍著客戶轉,同事圍著老板和客戶轉,方案做得像模像樣、牛皮吹得天花亂墜,到頭來只是通過看上去很唬人、很高大上的東西賺得一點信息差和跨專業的回報,而其中的大頭都進了老板的腰包。
就這也算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你悟了,這不就是老板為了坑騙點錢而搭建的流水線和草臺班子么?這不就是為了糊口出賣勞力么?
3
上學那會,我們可是信誓旦旦地說要投入建設、努力奉獻的,怎么就成了這樣?
好了,假設你很幸運地進入了一家大公司。你的志向終于有實現的地方了。
于是你使出渾身解數賣命地干,卻發現能力再高,不如捧好上司的臭腳——人家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再干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只會干活的人在大公司真混不下去,而且只要你會干,就會有更多的活等著你——只要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什么企業愿景價值觀,老板拉過來寫的人一問,他吞吞吐吐地說賦能、拔高,老板心里暗罵:草包!臉上露出似是而非的笑。
大公司聽上去很美好,實際上也不過是個大一點的草臺班,只是流水線更規范罷了,都在學著如何熟練地敷衍客戶、應付BOSS。
你又悟了!
原來,自己的滿腹才華在日益加劇的內卷當中,并無法實現當初的理想,反而在干癟的腰包與不斷被刺激消費的過程中不斷地消費降級。至于為建設流汗奉獻?算了吧,解決溫飽問題才是關鍵。
于是,不得不在忙碌中期待著一個接一個周末,在庸碌中度過自己的大好年華,在無奈中迎來狼狽的中年。
但如今不管是進了小公司還是大公司,都只能茍下去,直到熬過這下行的10來年,或者實在熬不下去了就徹底躺下,嘴里還罵著:去TM的操蛋的生活!
到頭來,面對這個破破爛爛的草臺班子,卻又不得不努力地縫縫補補將就它撐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