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亞羽聯和印尼羽協發布公告稱,在印尼舉行的2024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混合團體小組賽中,中國羽毛球隊的17歲小將張志杰突然暈厥,送醫后不治身亡,因搶救無效去世。
無論是羽毛球還是足球,運動員突發的、無接觸倒地抽搐,幾乎個個都是心臟驟停,現場急救人員需要毫不猶豫的沖上去,迅速判斷呼吸脈搏,務必注意,抽搐時的手腳活動并非有心跳的表現。而視頻看,教練迅速沖上去了,但被喊回來了。醫療人員在倒地41秒之后才進入。
醫療人員接近后,有點不知從哪里下手,此時需要迅速翻身,觸摸脈搏觀察呼吸或者翻身后確認失去反應,即使不判斷呼吸脈搏直接進行胸外按壓,也是合理的。第二個人不是去掏包里的零碎,而是應該攜帶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開機,貼上貼片去判斷是否為室顫,從而實現首次電擊。
無論足球還是羽毛球賽場,運動員突發的倒地抽搐,幾乎個個是突發心臟驟停,早期高質量心肺復蘇和AED除顫是急救的關鍵。還記得上屆歐錦賽,丹麥足球名將埃里克森在球場突發倒地,經過現場心肺復蘇與即刻AED除顫,當場復跳。1100天之后,本屆歐錦賽,埃里克森再次上場并進球。
從張志杰倒地的視頻看,現場沒有心肺復蘇也沒有AED出現,隨著擔架上場,張志杰被匆忙抬走。
新聞通稿稱“他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就被救護車送往醫院”,從倒地到上急救車不到2分鐘,這成為官方搶救及時的自證詞。而這恰恰也可能是張志杰死亡的原因:寶貴的搶救時機被用來做了轉運。
非常遺憾,現場急救的反應來看,以下三個關鍵環節,都沒有被充分利用:
1. 第一時間靠近去評估。
2. 第一時間開始心肺復蘇與AED除顫
3. 就地復蘇和除顫不要太著急移動。
看起來,羽球領域的急救保障仍比較落后,需要業界做出更多努力。也應引起所有運動項目大賽急救保障者的警惕和改進行動,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