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網上集郵商城每年都有一次力度最大的折扣活動,就是“618好物節”。
活動的力度能有多大?第三方平臺1000元的龍郵票數字小版只要32元,1200元的《貨郎圖》無齒大版折只要60元,還有許多量少郵票,搶到任何一個轉手也能有十幾元的利潤。
對于集郵者來說,618活動一定是最好的撿漏的機會,尤其是一些量少高溢價的郵票,集郵者可以無視市場炒作價格直接按照發行價購買,對于長期原價預訂打折郵票的集郵者來說,也是一種補償。
可今年很多集郵者卻發現,活動參與起來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是搶購環節上,以往搶購時只是比手速拼網速,今年大量老用戶點進去卻只彈出“銷售火爆,請稍后再試”的字樣,無論如何刷新都無濟于事,幾秒鐘之后便是商品售罄。
如果換了新賬號,這種情況就會好很多,用戶刷新幾次甚至不用刷新就能搶到。
這樣的事情多了,自然有人懷疑是郵政限制了老用戶購買,當然,好處不能總給同一撥人,郵政想要發展新用戶也可以理解。
可同一商品,同一用戶在不同時間段可以多次購買就不合適了。
量少郵票本身因為發行量較少就難以滿足集郵者人人都擁有的需求,可新賬號搶購了一套,下一時間段還能繼續搶購同一套,就顯然不是為了收集了。
其次,郵政在郵費的收取上也表現得非常隨意,正是因為同一賬號出現同一商品多次搶購成功的情況,很多用戶發現這些同一地方寄來的相同郵票,郵費竟然不一樣,有的只要8元,有的卻要12元。
包裹和快遞本身就是郵政的基礎業務,郵政自己使用自己的業務,竟然還要這么高的郵費,甚至出現同一商品不同郵費的現象,那豈不就是借著熱銷騙取郵費嗎?
何況同一賬號下多個商品還不能合并訂單,每個商品都要收取單獨的郵費,這一輪操作下來,想說郵政不是為了多賺錢也沒人信了。
若不是郵政在搶購中做得如此偏心,很多人甚至都沒發現這些小心思,在利益面前,行業標準、業務水平都沒有了。
最后就是活動的復雜性,整個618針對三類不同用戶制定了三種不同方式。
一是任何人都能參與的部分,只要注冊了賬號就能購買。
二是針對老預訂戶的部分,預訂新郵三年及以上的用戶,或是商城積分達到指定分數才可以購買。
三是針對新加入郵協會員的用戶,只有在規定時間內成功申請為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員,且年齡在35歲以下,就有資格購買這次活動最大的福利商品:《貨郎圖》無齒大版折和龍年數字小版折。這也是本次活動中,利潤最豐厚的兩個商品。
可三類人中,郵政似乎忘記了現在集郵者的普遍年齡,五零、六零、七零后的集郵者真的能流暢使用智能手機或電腦嗎?即使他們可以,他們的手機可以嗎?
這次活動中,真正堅守集郵的老用戶有幾人搶到了自己心儀的商品?從活動參與方式到系統對老用戶的“銷售火爆”提示,這些人似乎已經被郵政針對性遺忘了。
新朋友交到了嗎?看著集郵交流平臺上大量新號甩賣搶購商品的“盛況”,只怕能愛上郵票的也少之又少吧,不過是利益吸引下的各種炒作,這活動還有辦下去的必要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