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客多(代表作有《曾國藩心學》《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曾國藩馭人術:用最簡單的方法駕馭人心》《曾國藩權謀術:亂世可成梟雄,盛世可為富商》《曾國藩的社交謀略》《王陽明心學實戰》《王陽明心學:一切成功,從事上練開始》等等)
曾國藩的人生,和兩位權臣有很大的關系。在這兩位權臣的幫助和提攜下,曾國藩才能在官場上左右逢源,取得成功。
這兩位權臣,一個是在道光時期,把持朝政長達20余年時間的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一個是在咸豐時期,顯赫一時的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
曾國藩無論是在道光時期,還是在咸豐時期,都能得到權臣的幫助,這不是偶然,說明他與權臣交往,有方法,有策略,有步驟。
從曾國藩與穆彰阿、肅順交往的模式來看,如果只有真誠還遠遠不夠,還需要一個基本條件。
我們來破解曾國藩與權臣交往的這種模式:
一、與厲害的人物交往,真誠是入門技能。
無論是穆彰阿,還是肅順,為何都愿意提攜曾國藩?
曾國藩的真誠,確實值得他人賞識。
曾國藩出生湖南湘鄉一個農民家庭,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沒有任何人有為官經歷。在沒有背景和后臺的情況下,曾國藩如何經營人脈關系?他靠的就是真誠。
由于在會試的時候,曾國藩的主考官是穆彰阿,按照科舉考試慣例,主考官與學子之間,自然形成師生關系。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師生關系,都是名義上的存在,并不是真正的師生關系。
曾國藩卻不一樣,他并不認為這樣的關系僅僅是名義上的,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曾國藩都會去拜訪穆彰阿,一是向其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二是請教一些學術上問題。
穆彰阿雖然位極人臣,但他也是通過考中進士后,得以留在翰林院工作,并一步步做到軍機首輔大臣的位置上。
穆彰阿也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最開始時,穆彰阿并沒有特別看重曾國藩,畢竟,他位高權重,每天都有很多人向他求助,希望獲得他的提攜和照顧。
曾國藩與眾不同,他拜訪穆彰阿,自始至終都以弟子的身份出現,除了請教一些學術上的問題外,其他問題只字不提,更不提對自己提攜之類的話。
曾國藩的真誠和執著,以及好學,讓穆彰阿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對曾國藩也就格外看重,并不遺余力培養他。
曾國藩在穆彰阿的提攜下,不斷獲得升遷,僅僅用了七年時間,就從翰林院一名從七品檢討,成長為禮部侍郎,成為朝廷重臣。
到了咸豐時期,肅順得到重用,曾國藩與其多有交集。
肅順雖然喜歡結黨,但曾國藩為人過于真誠,對他十分恭順,有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也會提前向肅順請教。
曾國藩的態度,給肅順造成了假象,誤認為曾國藩投靠自己了,這也是為何后來肅順要保舉其出任兩江總督的原因。
二、與位高權重的人交往,需具備一個基本條件。
真誠,只是獲得他人認可的第一步,要想獲得他人的持續認可,就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即:真才實學。
曾國藩無論與穆彰阿交往,還是與肅順交往,最終獲得他們認可和提攜,都是因為曾國藩確實有真本領。
在朝中為官的時候,曾國藩在穆彰阿的保舉下,能引起道光皇帝的關注,是因為他確實有才學,有能力。
要記住一點,與位高權重的人交往,他們不喜歡沒有任何本事的人,你得有過硬的本領。
在咸豐時期,曾國藩與太平軍浴血奮戰,急需要地方實權,可咸豐皇帝對曾國藩始終忌憚,擔心他的權力大了后,尾大不掉,影響到朝廷的安危。
肅順卻認為,面對太平軍、捻軍日漸壯大的實際情況,必須重用漢人官員,唯有他們能幫助朝廷穩固政權。
在肅順的保舉下,咸豐皇帝最終下定決心,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
手中有了實權后,曾國藩才能整合兩江地區的人、財、物,集中力量與太平軍作戰,最終將太平天國消滅。
曾國藩能做到封侯拜相的位置上,這一切,都與他與權臣的交往模式有關,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