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開局第一周,大家對經濟形勢的關注又創了新高。有令人糾心的消息,如上海中金女生意外離世,也有不知道該怎么說的3萬字長文。
關于中金女生,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她浙大畢業,卷贏人生30年,卻在而立之際命運陡轉:貸款干萬買的房大縮水,再疊加降薪和產后抑郁。
中金公司緊急辟謠了“因降薪跳樓”的說法,胡錫進隨后發文說,不應該用這件事對中國經濟形勢做隱喻。
但很多人還是更愿意相信傳言的真實。這就是自己,自己枕邊人和身邊人啊,區別不過是程度輕重而已。
資產貶值、收入縮水,內心深處的兵荒馬亂與焦慮不安,這就是當下大多數人的現實寫照。
所以胡錫進也是對的,是不該隱喻了,應該明說了,也隱不住了。
胡錫進炒股以來正常了不少,大盤每跌一個點,他好像就正常一點。如果說當他徹底正常就是大盤真正筑底了,從他依然時有瘋言瘋語的狀況看,已差點再次跌破2900點的A股,應該還有下跌空間。
同樣是上周,曾經的亞洲首富王健林又被傳出賣了兩座萬達廣場。
很多網友都說王健林盡最大力氣還債履約收拾困局,不跑路不躺平不搞污七八糟的,他是條漢子,領導也都點名表揚了。但:現在的漢子不好當。
這兩年,王健林每隔一段時間就賣點,每隔一段時間就賣點,賣產賣成了擠牙膏式,消息弄得滿城風雨,但加起來也不如當年一把賣給融創的。
這背后也是貶值、縮水:他肯定是希望一把賣完也把債還完,但挖地三尺,也找不到像當年的孫宏斌和李思廉那樣的豪客了,很多大家心目中的大金主,家里也是沒有余糧了。
比如,曾從萬達買過東西,也是王健林好朋友的大連一方集團老板孫雙喜,上周就被爆出旗下公司拖欠永輝超市5億多,過期未還。
永輝超市這幾年虧錢虧到腳發軟,被逼賣產續命,孫老板旗下公司的欠債,就是因為此前買了永輝的產。
這是救命的錢啊,但又怎樣呢?孫老板也要活啊。前幾天一位大老板身邊的人就感慨,手里有錢的時候,大哥二哥,到處都是朋友,現在錢沒了,哥沒了,弟沒了,朋友也沒有了。
提到大哥,想起一位厲害人物,新彊首富孫廣信。這些年,他偏居一域,堅如磐石,最近也是站在了敗字邊。
他旗下主營4S店的廣匯汽車,曾經年營收超千億,凈利超過40億,2015借殼上市后股價最高超過32.元/股,最近兩年連續虧損,股價大跌,7月5日已收于0.96元/股,連續12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股。再來8個低于1元的交易日,大哥就得和A股說一次拜拜了。
有人說,廣匯汽車至今每股凈資產4.7元,股價低于1元就退市,不合理。現在還講凈資產,有點天真了。如果凈資產還是免死金牌,王健林也就不會被這樣逼債,不會這樣賣賣賣了。
央視的康輝曾說,美國憑借著一張只有大約17美分的百元美鈔,就讓其他國家提供價值相當于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是赤裸裸的掠奪。現在,很多人寧愿被掠奪,寧要17美分的炒票,也不要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了。
從許家印開始強調凈資產,凈資產的一種意思就已經是僅有資產了,至于這個資產到底有多凈,恐怕也只有普華永道才能說得清。比如這位孫大哥,當年曾把個人收藏的70幅字畫作價35億元計入注冊資本和資本公積,現在的行情,恐怕也是變了。
曾經,石頭講個故事都是錢。前段時間,就有一堆石頭,從銀行貸款多少億的新聞。現在,錢終于算是活明白了,石頭講個故事只是個會講故事的石頭,錢只跟錢說話做朋友了。
說起收藏,上周還有個不大不小的新聞:自稱母親五代都是首富,藏品多到開博物館的馬未都,被傳公司大規模裁員,而且事兒辦得很不體面。
有人說,你隨便賣個家伙什也不至于這樣啊。這個“有人”,顯然也是沒有跟上形勢,不知道石頭講個故事已經只是個會講故事的石頭了。
我認識一個靠賣石頭發家的人,前些年大把借錢墊錢包攬政府工程,不出幾年就成了傳說中的億萬富翁,很多農村鄉親都放高利貸給他,支持他搞更大的工程,最近也生不如死了。
他把自己從政府賺到的錢,從親朋好友借到的錢,全部墊進了幾個大工程,現在這些工程沒有一個能變出來錢,很多借給他錢,想他利息的,全都跟著血本無歸,或者不知歸期。
直到這時,才有人恍然大悟,這老兄可能早就在玩借新還舊的游戲了,一位撕破臉皮的人幾乎是逢人就說他:連行賄的錢都是借的。
除了還沒來得及看的3萬字雄文,上周還有個大新聞:中泰證券中泰資管聯席首席投資官、權益公募投資部總經理姜誠,在直播間說:只要時間足夠長,A股漲到100萬點也是可以期待的。
首席投資官,總經理,A股100萬點可期。很多朋友說,這人一定是從精神病醫院放出來的,但我更愿意相信,這人是被股市搞成精神病了。
很多人也都快股市被弄成精神病了。我一個朋友,最近就跟姜首席類似的癥狀,只不過他是另外一個極端。
7月5號幾千家公司下跌之后,他先是在朋友圈曬了自己已經虧掉500多萬的股票賬戶,然后一連發了七八組證監會領導照片的九宮格圖,配文都是一串感嘆號,問號,以及感嘆號+問號。
3萬字雄文講了什么還不知道,但我還是一個觀點,不要把我們的經濟搞那么復雜,也不用說太多這個那個不確定。
現在的形勢已經很明確了,也就是我前幾天說的,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都是還債的時候,是從舉債擴張繁榮走向還債必有陣痛的時候。痛是因為:
原本屬于今天,明天,甚至后天應該有的錢,已經被我們在昨天,前天,甚至大前天給花掉了。就算我們自己沒花,也有人替我們花掉了。
從房市到股市再到更多,從集體到個體,只要你相信借錢透支是要還的,就不用想太多,認準這個主旋律。包括上面這些,其實都是“要還”的例子。曾經舉債多猛多久,現在還債就會多痛多長。資產貶值、收入縮水,還會繼續跟我們做很長時間的朋友。
winter is coming,但繁榮不會消失。
只不過,它會等我們還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會重新啟程。如何還呢?如果我們不想給自己或者子孫挖更大坑,恐怕還真是只有踏踏實實勞動創造財富,而不是寅吃卯糧,越吃越爽了。所以,我對朋友們的建議是:
對宏觀做更壞的打算,對自己做更大的努力,挺住,見證歷史。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