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歷六月初三,佛教大護法韋陀尊天菩薩的圣誕日,有啥習俗
萬事萬物都有出生之日,也就是他們在這世界上出現的時間,這一日就被稱為“生日“。而佛教中的佛祖、菩薩們也不例外,他們也都有自己的來歷,自然也都有各自的生日,7月8日,農歷的六月初三,就是佛教大護法韋陀尊天菩薩的誕辰日。那韋馱尊天菩薩是誰呢?有什么習俗呢?
一、韋馱尊天菩薩
韋馱尊天菩薩,也就是“韋陀天”,又稱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是佛教里的護法天神,二十四諸天之一,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
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進入涅槃之時,羅剎把佛的遺骨,也就是即舍利盜走,韋陀奮力追趕,及時將舍利追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為保護佛法的天神。
二、韋馱菩薩功德
《悲華經》記載:韋馱菩薩是賢劫中最后一尊佛,他過去劫中同釋迦牟尼佛他們同為轉輪圣王的千子,轉輪圣王有一千個兒子,同為千子同為兄弟。千子學佛后發愿,當時的韋馱菩薩聽了他們的發愿之后,說:“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的時候,我給你們做護法,護持你們,等你們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一個成佛。”后來,轉輪圣王的千子成為了賢劫的千佛,其中釋迦牟尼佛為第四尊,韋陀菩薩就成為最后一尊,號“樓至佛”。
韋陀菩薩曾發下十大愿:
一者修菩薩道愿
二者護持正法愿
四者劫難度眾愿
五者滅后成佛愿
七者調伏余眾愿
八者化佛教化愿
九者摩尼寶珠愿
十者作大醫王愿
三、韋馱菩薩形象
在我國的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的大肚彌勒背后,背對山門,面朝大雄寶殿,以守護伽藍(即道場),護助出家人。
韋馱菩薩形象大多為面如童子的雄壯武將,象征著對佛與佛法始終懷有赤子之心。而其頭戴鳳翅兜鍪(móu)盔,足穿烏云皂履,身披黃鎖子甲,手持金剛杵,但手持金剛杵的樣式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
如果韋馱菩薩將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但凡是出家人來到這里都可以在寺院內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馱菩薩將杵平端在手中,則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出家人免費吃住一天;而如果韋馱菩薩將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沒有條件招待外來的僧眾。
7月8日,農歷六月初三,為韋陀菩薩的圣誕之日。而值此殊勝吉日,祈愿人間風調雨順、無有災厄、國泰民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