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京西集團宣布“2035全線控”全球技術戰略:未來十年,京西集團將以線控制動、線控懸架和智能系統及架構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多智能出行解決方案。
預計2035年,95%的京西底盤產品將為全線控產品。作為落實該戰略的最新進展之一,電子機械制動系統(EMB)已獲凱翼汽車和悠跑科技戰略合作,將于2026年客戶量產。
京西集團全球CEO鄭潔亮宣布的全球技術戰略明確了面向未來十年的戰略目標——2035年實現智能底盤產品全線控化。該戰略以線控制動、線控懸架、系統及架構為三大核心支柱,并以全球一流產品質量、百年創新DNA為兩大基石。
這里我們先來科普一下,對于平日里只關注整車市場的小伙伴,可能對京西集團并不是很熟悉。簡短截說,京西集團是一家全球化汽車懸架與制動系統一級供應商,承襲DELCO和德爾福逾百年歷史和積淀。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等核心汽車產區設有九座生產基地、七家技術研發中心和一家軟件中心。
那么,此番他們宣布的技術戰略意味著什么呢?
從目前汽車發展的進程來看,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得以迅速崛起,可預見未來十年汽車發展的核心需求是高階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而京西集團的“2035全線控”全球技術戰略,便是指引線控制動產品對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支持,并提供堅實的安全冗余支撐。
同時,面向智能座艙需求,線控懸架產品也將顯著提升乘駕舒適度,賦能車企打造多功能、多場景、高舒適性的智能座艙,實現沉浸式娛樂空間。
而作為戰略第三大核心支柱的汽車系統及架構,則可通過創造軟硬件結合系統和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滿足智能出行時代的需求。
對此,鄭潔亮表示:“京西集團正致力于在高階自動駕駛和高舒適性智能座艙兩大核心領域,通過持續的投入,不僅在中國,更要在全球范圍,推動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發展。”
事實上,京西集團已在線控技術領域布局多年,尤其是線控制動領域的EMB。它不僅是全線控制動系統的關鍵創新,也是京西集團推進“2035全線控”戰略的重要產品之一。
根據計劃,他們將在2024年完成EMB產品A樣開發,2025年建成全自動生產線,進而達成2026年客戶量產。
京西集團中國區總裁江永瑋表示,“京西集團EMB由中國團隊牽頭研發,將在中國率先上市。研發團隊正在將EMB的性能和耐用性提升至全新境界。今年冬季,下一代EMB將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實現突破性進展。”
目前,京西集團正以上海軟件中心帶動中國、意大利、波蘭、美國的研發中心,全球協作推進EMB研發及測試。過去兩年,見證冬季測試的亞洲、歐洲、北美主流車企都充分肯定了京西EMB的尖端技術和可靠性。
(2024年3月,京西集團第三代EMB于瑞典阿爾耶普盧格進行冬季寒區測試)
那么,京西EMB有哪些優勢呢?
京西集團首席技術官道格·卡爾森(Doug Carson)指出,“我們的EMB雙電機方案自研起步最早,突出優勢之一是大幅提升制動響應。”
京西EMB不僅具有設計靈巧、響應凌厲、硬件冗余及方案可擴展等特點,而且采用全冗余硬件方案的四輪全干式EMB即將支持L4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
它功能強大,安全穩定,集成了ABS、ESC、TCS、ACC等功能,還內置先進的診斷功能,確保安全可靠。自研的雙電機EMB系統能大幅加快響應速度,車輪鎖止時間短至75毫秒。四輪獨立控制,最大化制動穩定性。
它真正線控,結構簡單,采用極簡架構,無需伺服機構或ESC模塊,實現真正的線控。系統徹底擺脫了制動油管,左右舵結構統一,減少空間需求,提升輕量化和緊湊化的可能性。
它即插即用,成本優化,使用插拔式電子結構接口,無需填充或排放制動液,裝配工藝簡單,減少裝配時間,用更少的零部件給L3至L5高階自動駕駛車輛帶來更具成本優勢的方案。
同時,它對環境友好。京西EMB系統完成制動后卡鉗瞬間釋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拖滯,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和顆粒物的排放。電信號傳輸取代制動液進一步減少了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京西集團電子機械制動系統EMB樣件)
最后普及一點接地氣的,看看京西集團的客戶都有哪些:
蘭博基尼、法拉利、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捷豹、路虎、沃爾沃、大眾、斯特蘭蒂斯、通用、福特、吉利、長安、長城、奇瑞、蔚來、小鵬、零跑等50多個汽車品牌。
你的愛車是否也在其中,讓我盲猜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