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是以締結婚姻為目的、依據習俗給付的財物,其作為我國婚嫁領域傳統習俗,是男女雙方及家庭之間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也蘊含對婚姻的期盼與祝福,而超出負擔能力給付超額彩禮卻背離了愛情的初衷和婚姻的本質,既不能保證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反而有可能成為矛盾糾紛的導火索,也不利于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近日,象州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離婚案件,一名有過多次婚史的女子與男方認識幾天后便登記結婚,婚后不到三個月即因矛盾分居,男方訴至法院要求離婚,經過訴訟后女方被判退還男方彩禮錢15萬元。
基本案情
簽訂婚約也難以約束,閃婚不久即鬧矛盾
2023年12月,江蘇男子李某通過婚姻介紹所與象州女子潘某認識并交往。李某系初婚,而潘某有過幾段短暫婚史。2023年12月12日,李某與潘某到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并簽署《婚約書》,約定男方在辦理結婚登記當天一次性支付女方彩禮,但金額雙方未填寫,其他方面條款有:“三、女方在登記結婚一年內,無故提出離婚或者不經男方同意,無正當理由離家出走或者外出打工;頻繁往返男方家和女方娘家兩地,夫妻經常兩地分居,引發矛盾,導致夫妻感情破裂造成離婚的,女方需將彩禮全部退還給男方。四、男方事前隱瞞有癲癇、精神病的以及其他重大基礎性疾病難以治愈的、男方無性能力、男方有家庭暴力女方可以提出離婚,女方無需將彩禮退還男方。”
2023年12月13日,李某及其母親在婚介機構的見證下,將188000元現金作為彩禮交付給潘某。婚后,潘某到李某位于江蘇的家中生活。2024年2月29日,李某與潘某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執甚至打架。2024年3月1日潘某返回廣西,雙方自此分居。
男方發現女方婚史,訴請離婚并要求返還彩禮
李某經過查詢了解到潘某有多次婚史,意識到雙方缺乏了解便閃婚,感情基礎薄弱。婚后潘某雖然跟隨李某回江蘇生活,但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短暫,且常發生家庭矛盾。婚后李某除了給付潘某彩禮外還為其購買衣物等支出2萬余元,導致家庭生活陷入困難。李某認為兩人夫妻生活甚少,雙方婚姻關系名存實亡,故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潘某則辯稱,李某有家暴行為導致其不敢再跟他一起生活,婚后李某對其的轉賬支出來源于彩禮現金,李某提出離婚,潘某同意離婚,但彩禮不予退還。
法院判決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婚姻是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是以夫妻感情為基礎的以夫妻權利義務關系為紐帶的結合。因此,夫妻之間感情完全破裂是法院判決準許離婚的標準。本案中,李某與潘某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不滿三個月即因家庭瑣事產生矛盾,尚未形成完整的家庭共同體和穩定的生活狀態,未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李某向法院訴請離婚,潘某同意離婚,可以依法認定雙方之間的感情確已破裂,法院準予雙方離婚。彩禮作為我國傳統婚嫁習俗,是男女雙方在締結婚姻時一方依據習俗向另一方給付的錢物。彩禮的給付與否以及給付數額的多少一般與當地風俗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聯,超出家庭正常開支的高額彩禮不僅背離其“禮”的本質,不利于社會文明新風尚的弘揚,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序良俗的要求,也給婚姻家庭穩定埋下隱患。本案中,李某給付潘某彩禮188000元,目的在于與潘某締結婚姻關系并長期穩定共同生活,但該數額明顯超出本地經濟生活水平及李某家庭經濟負擔,屬于數額過高,綜合考慮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短、家庭距離太遠,后續生活、居住均未形成一致的規劃,李某家庭亦為潘某支出部分生活開銷等因素,潘某應適當返還所收彩禮。為妥善平衡雙方當事人利益,法院酌定潘某返還李某彩禮150000元。
法院最后判決準予李某與潘某離婚,潘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李某彩禮150000元。目前,該案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附:相關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以婚姻為目的依據習俗給付彩禮后,因要求返還產生的糾紛,適用本規定。
第五條 雙方已辦理結婚登記且共同生活,離婚時一方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時間較短且彩禮數額過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彩禮實際使用及嫁妝情況,綜合考慮彩禮數額、共同生活及孕育情況、雙方過錯等事實,結合當地習俗,確定是否返還以及返還的具體比例。
人民法院認定彩禮數額是否過高,應當綜合考慮彩禮給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給付方家庭經濟情況以及當地習俗等因素。
供稿:區禹泉
編輯:孟藝穎
初審:何玉鳳
終審:曾媚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