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尤其是頂尖研究型大學,既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基地,更是前沿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這也是為什么大量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國家重大科研平臺都在高校聚集的原因。
不僅如此,基于高校在學科和人才上的優勢,以及相關科研平臺上的突出資源,近些年來所建設的“前沿科學中心”,已經成為前沿基礎科研的核心力量。
從2018年開始,由教育部主導的“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已經推動了30余個前沿科學中心的建設,在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國內一流大學落地,與學科建設、前沿研究、人才培養等相得益彰。
前沿科學中心建設
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基礎科研的重要性無需贅言——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的建設,就是為了推動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
早在2018年7月,教育部就發布了《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明確提出要通過組建世界一流創新大團隊和領先的科研大平臺,持續產出具有引領性的原創大成果,加快“雙一流”建設和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如今,六年過去了,在“珠峰計劃”的指導下,一批前沿科學中心在各大高校相繼建成。預計到2025年,教育部總體批準建設的前沿科學中心將達到40個左右。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依托高校在人才、學科等方面的優勢,建設了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國家級科研平臺。這些尖端平臺,裝備先進,均是高校強大科研實力的重要載體。
與之相比,前沿科學中心更像是科研優勢的“集大成者”。前沿科學中心具有學科集聚優勢,具有跨學科高水平團隊,以運行良好的國家級科研平臺為支撐,同時能夠獲得學校在經費、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待”。
這是建設前沿科學中心的條件,同時也是中心的優勢,能將學科、人才、平臺等有機融合起來,從而在前沿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為相關領域的科學智庫。
與學科建設相得益彰
前沿科學中心的建設,不僅是推動高等學校加強基礎研究、實現創新引領的重要舉措,更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抓手。
與以往的科研平臺相比,前沿科學中心與學科建設的融合更加緊密,并且突出了“學科交叉”的特點。因此,前沿科學中心在建設的過程中,會重點依托已經列入“雙一流”建設的學科,具有學科集聚優勢。例如北京大學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涉及到光子、凝聚態物理等學科領域,清華大學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是電子學、物理學、自動化等學科的融合。
一方面,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學科的拓展,各學科之間的邊界日漸模糊,學科交叉越來越深入,交叉學科具有廣闊的空間和機會,這正是前沿科學中心所關注的;另一方面,前沿科學中心對科研團隊、學科資源、研究平臺的整合和利用,恰恰與學科建設相輔相成。
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已經建成的前沿科學中心已經超過30個,基本上都是在國內自然科學領域有突出優勢的高校,研究領域涉及航空發動機、腦科學、量子科學、合成生物學、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等前沿領域。
這些大平臺以國際前沿的科學問題為牽引,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前沿性基礎研究,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創新中心和人才搖籃,成為我國在相關基礎前沿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學術高峰,同時將成為相關學科建成世界一流提供重要支撐。
劍指國際基礎科學前沿
創建前沿科學中心,對學科建設、科研團隊、研究設備等都有極高的要求,只有在某一學科領域有突出優勢的研究型大學才能勝任。截止到目前,已經有31個前沿科學中心在29所高校中建成,這些高校均是“雙一流”建設的實力擔當。
北大、同濟是僅有的兩所創建了2個前沿科學中心的高校,清華、北航、北理工、上海交大、南大、浙大、武大、中大等國內頂尖高校均榜上有名。一直以來,這些高校都是國內高校的標桿,它們或者綜合實力強勁,或者在理、工、農、醫等領域有著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實力。
例如,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高校龍頭,在量子物理、電子、自動化領域均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依托這些優勢學科創建的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就是要在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領域搶占制高點。
相較之下,北航的綜合實力不如清華,但其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實力卻高居全球首位。依托北航在航空、航天類學科的優勢創建的超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專攻航空發動機、智能空天的前沿難題,力爭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世界一流平臺。
已經建成的前沿科學中心
此外,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中農業大學等傳統“211工程”名校,也依托于各自的優勢學科創建了前沿科學中心。
就拿北京交通大學來說,學校的系統科學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依托這個學科創建了智慧高鐵系統前沿科學中心,將專注于為軌道交通、智慧高鐵等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由澳門大學主導的精準腫瘤前沿科學中心,是港澳地區唯一的前沿科學中心,所依托的是澳門大學在腫瘤防治方面的領先優勢,聚焦在澳門常見多發腫瘤疾病的預防、發生、轉移、耐藥等重大問題。
按照規劃,未來還將依托不同高校各自的優勢學科,多建設約10個前沿科學中心,劍指國際基礎學科前沿。那么,下一個前沿科學中心將花落誰家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