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豪宅融創外灘壹號院突破限價過會,徐匯濱江小米地塊即將成為全國“地王”,上海樓市的話題總是圍繞著“豪宅”和“市中心”展開,而占據樓市供應近8成的外環新盤,卻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它們沒有能力吸引“流量”,也沒有博得“眼球”的資本,當下它們面臨的壓力有多大,未來這些樓盤又如何破局,是擺在項目操盤手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Part.1
分化加劇 客源向頭部聚集
上海的城市半徑依然在不斷拓展,但外圍樓盤卻在樓市下行環境中淪為“棄子”。
來自佑威數據中心的統計顯示,2024年1月1日~7月24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28806套(已剔除臨港“雙限房”),其中外環以內(內環內、內中環、中外環)共成交8642套,外環以外(外郊環、郊環外)成交20164套。
雖然外環新盤成交套數不低,但如果考慮到龐大的供應和去化周期,今年以來上海郊區樓市問題異常嚴峻。統計顯示,1-7月上海外環以內樓盤平均去化率為44.26%,而外郊環和郊環外樓盤的去化率分別為30.13%和18.77%。
越往外越難賣,是人們目前對上海樓市的整體印象。過去幾年曾經火爆過崇明、臨港、大虹橋,成為新一輪的“老大難”,過去的耀眼成績也終成曇花一現。
據鳳凰網房產上海站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133次開盤中,去化率在20%以下的樓盤多達39個,9成以上來自外環以外。臨港東來壹號5月開盤至今網簽依然為0,奉賢奉發兩盤共售出5套房,松江國貿鷺原去化率不到3%,金山華紡棠樾售出3套房,青浦徐涇蟠龍里去化率20%。
這些遠郊樓盤,因為位置上的短板,對營銷操盤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臨港萬祥板塊的東來壹號為例,項目距離上海市區超過50公里,與臨港新片區主城區的距離也有約14公里。它是中鐵十五局集團在上海的首個住宅樓盤,也是與臨港投控的首次合作。
作為曾被寄予厚望的“首秀”,東來壹號在去年二季度就開放了展廳,整整一年的蓄客,鋪天蓋地的廣告,據傳營銷費就高達幾百萬元。今年5月,項目以低于聯動價的價格開盤,外加贈送家裝禮包,渠道分銷等,幾乎常見的營銷手段全部用了一遍,但結局依然殘酷:截至7月26日,東來壹號銷售業績掛零。
“滯銷”,成了外環樓盤相同的命運。在5%折扣大限之內,遠郊樓盤大多用足折扣,即使再加上渠道分銷和一些“擦邊”的車位券、免物業費、送家電等促銷活動,也無法讓更多的客戶心動買單。
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上海外環區域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賢、松江5區,共有超過33000套新房庫存待消耗。
Part.2
每一次“新政”,竟是對外環樓盤的“二次傷害”
5月以來,全國以及上海樓市進入政策密集發布期,降首付、降利率、降低社保年限,當限購的門檻越來越低,對上海外環樓盤來說,竟然不是機會,而是“傷害”。
以上述臨港東來壹號為例,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5月27日上海“滬九條”出臺后,更多購房客戶關注市區的樓盤,反而讓地處遠郊的臨港市場變得更加冷清。
一位負責奉賢某盤的營銷總告訴鳳凰網房產,“本來有些打算買我們這里房子的人,他們一看新政來了首付門檻低了,反而想墊墊腳去買更靠近市區的房子”,新政以來,其項目案場客流量不增反降,“流量都被市中心給吸走了”。
放大的全國范圍來看,這樣的“吐槽”依然試用。
于是廊坊、天津“埋怨”北京步子邁得太大;嘉興、昆山“責怪”上海姿態放得太低,但在大環境晦暗不明的當下,一線城市的樓市就是“強心劑”一樣的存在,不容有失。
“搶占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優質資產”,今年以來,這句話在全國范圍內被廣泛提及,上海市中心的豪宅,成為富人資產配置的優選。相比上半年上海23個豪宅盤賣出1000億元的銷售額,遠郊樓盤的銷量明顯黯然失色。
Part.3
“去庫存”的出路在哪里?
形勢已然嚴峻,城市管理者當然不會作壁上觀,于是崇明、金山、臨港房源供應開始減量,土地供應也逐漸暫停,為的就是消滅這一輪樓市供應。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這一樓市新物種似乎也將很快與大家見面。雖然一種說法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會對當地商品房形成一定沖擊,但另一種說法是,有可能會由政府指定企業主體收購過剩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這樣一來,郊區去庫存和動遷安置目標同步達成。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注意到,5月6日,上海住建委對一個提案的答復中提到,對于部分存在商品房去化有一定難度、合作企業資金有壓力、屬地政府有積極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創新試點“房票安置”方式。
遠郊樓市庫存過剩已成事實,市場也在匯聚各方智慧共謀出路,我們也該對未來報以正向的期待。新建商品住房,是為滿足居民新增的住房需求和改善居住條件而存在,無論如何,郊區新房不應該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