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鑲嵌于河南省最北部的璀璨明珠,其上的殷墟博物館新館,猶如一艘歷史的巨輪,停泊在洹水之畔,與對岸的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遙相呼應,共同編織著商代文明的輝煌篇章。這里,不僅是我國首個全景式展現(xiàn)商代風華的殿堂,更是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的文化橋梁。
步入殷墟博物館新館,猶如穿梭于歷史的長廊,三個基本陳列與四個專題展覽交相輝映,而三樓那“世界的商文明”展廳,更是以國際視野,將商代文明的璀璨光芒灑向全球。在這里,每一件展品都不僅僅是金屬與石土的堆砌,它們是時間的低語,是文化的傳承,是商代先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然而,當我們?yōu)檫@份輝煌自豪時,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令人心痛的現(xiàn)實——大量商代文物流散海外,成為異國他鄉(xiāng)的“異鄉(xiāng)人”。從青銅器的沉穩(wěn)厚重到玉器的溫潤細膩,從甲骨文的神秘莫測到陶器的質樸自然,這些承載著中華民族記憶與情感的文物,如今卻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默默訴說著一段段悲歡離合的故事。
據(jù)統(tǒng)計,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旗下共計有47個國家約200家博物館收藏了中國文物,總數(shù)達164萬件,但這一數(shù)據(jù)并不包括海外各基金會、拍賣行,以及私人收藏等。流散的文物中,相當一部分是商代文物,類別有青銅器、玉器、甲骨、陶器、骨器和石器等。商代文物猶如穿越時空的信使,靜靜地躺在異鄉(xiāng)的博物館中,輕聲訴說著“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的無盡思念。
在積貧積弱的時代,大量商代文物流散海外,其中包括青銅器、玉器、陶器和骨、角、牙器,以及數(shù)萬片刻辭甲骨。美、日、英、德、法、加、俄、瑞(典)八國是最主要的商代文物海外收藏國。據(jù)統(tǒng)計,流散海外的商代刻辭甲骨3.1萬多片,其中:刻辭甲骨流散美國1882片、流散日本12762片、流散英國3377片、流散德國715片等。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位于美國舊金山市區(qū),1966年創(chuàng)立,收藏有來自中國、日本、朝鮮、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各類藝術珍品1.5萬件。中國文物藝術品是其收藏重點,包括瓷器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銅器800多件,其中商代文物主要是青銅器、玉器、陶器。
英國國家博物館,位于英國倫敦,創(chuàng)立于1753年,1759年1月正式向公眾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眾博物館。館藏文物超過800萬件,收藏中國文物1.8萬件,其中商代文物約800件,包括青銅器、玉器陶器等。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它們雖靜默無言,卻以獨特的方式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讓我們共同期盼,那些流散海外的文物能夠早日回歸,讓它們在中華大地上重新煥發(fā)光彩,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王建安 攝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