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走進大阪世博會會場,為的是觀看中國國寶級黑陶作品“靖安黑陶”——您可能還沒有聽說過。
2010年,江西省靖安縣老虎墩出土了史前陶器史上最高等級的蛋殼黑陶觚,最薄的地方只有0.4毫米。被世界考古學界稱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陶瓷世家出身的靖窯創(chuàng)始人伍映方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攻關,不僅成功地復活了蛋殼黑陶的制作技藝,更是把最薄處做到了0.2毫米的極限,續(xù)寫了中華黑色陶瓷文明的輝煌篇章。
這一次,作為中國館“江西周”活動的一項內容,伍映方先生把復燒的蛋殼黑陶帶到了大阪世博會會場,讓來自全世界的觀眾,在中國館里欣賞到4500多年前的燦爛中國文明。
這幾天,日本列島驕陽似火,大阪世博會的室外氣溫也超過了38度。但是,中國館前依然是人山人海,人們撐著陽傘排著隊,為的是能夠一睹中國館內展示的文物寶貝。
我是第二次見到伍映方先生(上圖)。
今年4月,我專程去了一趟靖安縣。
江西是中國的陶瓷之都,最有名的當數景德鎮(zhèn)。靖安縣距離景德鎮(zhèn)約2個小時的車程,沒有想到,出土了4500多年前的黑陶,當時的人們是如何做出那0.4毫米的薄胎,并把它燒制成功?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都難以想象。
當時的靖安縣委書記名叫“張龍飛”,他是一個識寶人。他就思忖著如何復活這史前國寶,讓靖安成為“有文化的鄉(xiāng)村”。
張龍飛開始自學中國陶瓷史,并拜訪中國知名的考古學家,為“靖安黑陶”把脈。
曾長期擔任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主任的李伯謙教授是中國史前文化考古研究的第一人,他看到出土的蛋殼黑陶觚后,激動地說了一句話:“蛋殼黑陶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典型器物,而且蛋殼黑陶屬于黑陶極品中的極品,竟然出現在遙遠的江南,太不可思議。”
如此極品的蛋殼黑陶觚供在博物館里,是通常的思量。但是,張龍飛想把它復活。誰能夠承擔起這一復活大任呢?
張龍飛書記找到了伍映方先生。
1972年,伍映方先生出生于陶瓷世家。當許多人都在制作工藝瓷和生活瓷,為生活而奔波的時候,他卻三十年如一日,堅守清貧,默默行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上。當張龍飛書記找到他的時候,他一口答應了下來,并在一個山村建立了一座“靖窯”。
2019年,當李伯謙教授得知蛋殼黑陶復燒成功,而且薄胎達到0.2毫米時,老教授激動不已,直接趕到了靖窯,從伍映方先生手中接過僅60克重的蛋殼黑陶觚,老教授說了一句話:“復燒黑陶中的極品蛋殼黑陶,這對制作工藝要求非常高,即使在具有先進設備和成熟制陶技藝的今天,也很難完全復制4000多年前的蛋殼黑陶,它是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藝的典型代表,沒想到你們竟然成功了!”
伍映方先生復燒成功的蛋殼黑陶觚
李伯謙教授訪問靖窯
跟著李教授的步伐,我也趕到了靖窯,我不僅觸摸到了復活的蛋殼黑陶觚,還見到了色彩斑斕的黑釉瓷。
伍映方先生告訴我,人類社會從陶進化到瓷,是一次革命性的科技飛躍,而決定性的發(fā)現,就是在陶器燒制過程中,無意間發(fā)現的柴火落灰形成的釉。前人從這落灰釉中得到智慧的啟迪,開始有意配制植物草木灰釉,成就了瓷器的誕生。
右起第三位是張龍飛書記
為探尋與恢復歷史長河中由于種種原因斷代了的珍貴古法陶瓷技藝,伍映方先生在研究蛋殼黑陶的同時,也潛心研究黑釉瓷的復燒工藝。
他利用靖安本土豐富的植物資源,燒制成草木灰,通過淘洗、陳腐、提純、調配成有機釉料“植物釉”。這種完全按照古法調制而成的天然“植物釉”,使黑釉瓷成品檢測有害物質含量浸出量均為零。而使用這天然的“植物釉”,采用古法柴燒技藝燒制出來的黑釉瓷,成就了“半陶半瓷”的工藝,復活了斷代七百余年、被多個國家博物館珍藏并稱為“國寶”的宋代黑釉瓷。以黑立窯,“靖窯”成了中國陶瓷界個性鮮明的獨特窯口。
伍映方先生因此成為“全國勞動模范”,并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這一次,伍映方先生把蛋殼黑陶與黑釉瓷搬到了大阪世博會這一世界舞臺,讓世界了解中華文明的燦爛,讓各國人民知道中國陶藝專家孜孜不倦的努力。
我在中國館的現場,采訪了兩位日本陶藝專家,他們對于伍映方先生的作品與技藝有何評價?
82歲的日本著名陶藝家堀內惠女士早早趕來中國館欣賞蛋殼黑陶作品。她對伍映方先生說,我是懷著崇敬的心情來的,雖然日本也有人在研究燒制蛋殼黑陶,但是,沒有人能夠燒制出薄胎在0.5毫米以下的作品,因為這純粹是手工活,不僅涉及到薄胎制作的微妙手感與靈性的技藝,更涉及到燒制時溫度與時間的精妙控制。能夠燒出0.2毫米薄胎的作品,真是奇跡,不愧是來自陶瓷老祖宗的國家,除了敬佩,我說不出其他的話來。
日本陶藝家堀內惠老師(右)
山口哲夫先生出生于日本的陶瓷世家,他本人還到福建學習過建盞的制作工藝,現在也熱衷于建盞的研究。
他在現場仔細欣賞了伍映方先生制作的黑釉瓷,希望我一定要把一句話翻譯給伍映方先生聽:“我研究制作了近10年的建盞,發(fā)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建盞的花紋色彩只反映在碗盞的壁上,碗盞的底部往往是空白。而伍先生的黑釉瓷作品,把最奇妙的花紋留在了碗盞的底部,并沿著底部向碗盞壁自然延伸擴展,形成了似虎似鳳的絕妙圖案與色彩,他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位大師奇人。”
一次短暫的展示,卻觸動了日本陶藝界不小的震動。這一“日本現象”,正體現了伍映方先生的魅力!
“靜說日本”視頻:伍映方如何感動日本人
富士山下最古老的葡萄酒莊“魯米埃爾”已有140年的歷史,這家酒莊釀造的葡萄酒風味獨特,多次端上日本國宴的餐桌。現在原瓶原裝出口中國,與中國美食家們一起分享日本葡萄酒的美妙內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