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破產了。
英國,這個曾被譽為“日不落帝國”的老牌強國,如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困境,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與深思。
英國新財政大臣的報告如同一聲驚雷,揭示了國家財政的嚴峻現狀:國家財政枯竭,軍隊實力大減,醫療服務體系瀕臨崩潰,數百萬民眾亟待醫療援助。
更令人震驚的是,公共部門凈債務已攀升至GDP的等值水平,創下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新高,這一現狀被新一屆政府以“支離破碎”四字形容,恰如其分。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英國這一經濟巨輪的沉淪?
在探尋答案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提及另一個西方國家的經濟悲劇——阿根廷。
阿根廷曾是南美地區的經濟強國,但在2008年后,該國政府為了拉取選票,不惜采取無限印鈔政策,以高福利為誘餌,卻最終陷入了腐敗與通脹的惡性循環。
政府補貼大多落入少數權貴之手,民眾生活水平未見實質性提升,反而加劇了社會不公與動蕩。
阿根廷的多次破產,不僅削弱了國家信用,更使民眾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破產常客”。
我們再來看英國。
其實如出一轍,2008年,英國開啟瘋狂印鈔模式,那時候英國杠桿只有50%,而2023年,英國杠桿已經加到了驚人的97.6%,幾乎翻了一倍。
與此同時,腐敗——籠罩在世界各國頭上的“政治霧霾”,也在加速吞噬英國,有多離譜呢?據說,英國軍隊里,將軍比坦克都多。
上面貪腐成風,下面群眾要求高福利高待遇,英國就只能不斷借新還舊,債務雪球迅速放大,最終爆破。
其實英國作為西方大國,是有一定債務抗性的,游戲還能多玩幾年,這么快滑落深淵,完全歸功于美國的“潮汐收割”。
疫情后美國降息,歐盟降息,全球通脹,2022年美國轉加息,歐盟害怕匯率暴跌,資金轉移到美國,又跟著加息,英國利率從0.1一路漲到了5.25%。
問題來了,美國有美元霸權、科技、金融,還可以全球發債,讓其他國家接盤接盤,但英國有什么?
除了金融的空心,和靠帝國榮光撐起的教育,吸引中國留學生去買單,幾乎什么都沒有。不過中國留學生也認,從破產國家學習最先進的金融制度,然后回國到金融系統就業,不難理解金融會出現這么多問題了。
所以英國加息到來之后,政府的支付的債務利息,加速暴增,2023年就超過了1000億英鎊的利息支出,占到GDP的10%,高杠桿+高利息讓英國寸步難行。
更嚴重的是,英國一直都解決不了高通脹。因為英國當初靠殖民地模式成為全球霸主后,看不上臟兮兮的工業,幾乎把所有家底都扔了。
長期貿易逆差,導致全英國上不得不承擔高昂的進口成本,國際上大宗商品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讓英國物價暴漲。
面對如此困境,英國政府雖然提出了開源節流的應對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困難重重。
加稅政策難以得到廣泛支持,無論是向富人征稅還是向民眾增稅都面臨著巨大阻力;而節流措施則更是難以實施,高福利待遇已成為英國社會的剛性需求,任何削減都將引發強烈反彈。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的經濟前景顯得尤為黯淡。
曾經輝煌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卻如同落日余暉般黯淡無光,其經濟困境的解決之道依然撲朔迷離。
然而,無論未來如何發展,英國都必須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與挑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才能避免進一步的沉淪與衰落。
黑夜的盡頭只有燦爛的煙花表演……高空中飄著四個大字:
落日帝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