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柳的舉報視頻,到底還是被刪了。
當初調查組到廣東找到他時,就推心置腹給他做工作,“把網上的東西刪了”,他未作正面回應。
據李老先生說,網上舉報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已作出的選擇。也就是但凡有一點別的辦法,也不會走出這一步。
所以無論從公民合法權利的角度,還是從推動問題解決的角度,他想不出刪的理由。
然而,不論他愿不愿意,“東西”還是“消失”了。
網友發現之后,猜測是不是事情有反轉,李長柳“心虛”,悄悄自行刪除的。
但李老先生在最新發布的10條聲明中,明確表示,他也搞不懂為什么視頻會憑空消失不見。(具體見:最新爆料:李佩霞父親李長柳發布10條聲明)
這就奇了怪了,發在網上的東西,要么發布者本人刪,要么網站平臺刪,本人沒刪,那就只有網站了。
但網站本身就是給人們提供發言平臺的,發布內容也審核通過了,跟李老先生又無怨無仇,為何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簡單粗暴地直接刪除了呢?
李老先生感到很是不解。
難道是毛奇這小子搞的鬼,派人“公關”?但他已經投案了呀!神通還像以前那么廣大嗎?
毛書記在位,這事對他或許是小菜一碟,現在這樣了,別人躲都躲不及,還會聽他指使?似乎不大可能。
那還有誰呢?哦,當初發布舉報視頻之后,他被人警告“消停”點,否則對他女兒李佩霞沒好處。莫非,二者有什么聯系?
但這又是無解之題,他就是去問“那人”,“那人”會理睬他嗎?去問網站,網站會透露咋回事嗎?
有網友說,早就能想到這個情況,只要他們想刪,辦法多得很。山東平度市云山鎮黨委書記王麗不是有句“名言”:“我有一百種方法刑事他兒子(訪民)”。刪個帖算什么!
另一網友說,刪帖既不應該,也不高明。舉報人只是陳述了一些事實,表達了一些訴求,聽不出違反了什么。就算哪兒有不妥,也應當通過調查的事實來進行回應。
還有網友講了件親身經歷的事——
他家與鄰里因某事發生了糾紛,爭執不下反映到村干部那里,結果那家在上面有人,村干部偏袒對方,他家不接受處理結果。后來又多次反映,反而遭到威脅和報復。
無奈之下,他把事情發到網上。結果當天就有XX辦的人給他打電話,要求他刪帖,他自然不答應。
那人說,你家的事情他也了解一些,實話說你家是吃了虧,但也不能捅到網上啊,你這不是故意添堵、抹黑嗎?這樣把事情搞復雜了更不好解決了。看是你自己主動刪還是我們來刪?自己刪,體現了一個態度;我們刪,那就不一樣了。
關于刪帖,人民網曾轉載《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題為《“刪帖”成一些地方官員權力本能》的文章,里面有這樣一段講得還是挺中肯的:
前段時間跟某地官員談“新媒體時代官員的媒介素養”這個話題,負責宣傳的官員跟我抱怨:宣傳部門的工作不好做!經常會接到其他部門一些讓他們很為難的電話。
比如某個政府部門,一看到本地論壇上有關于自己的負面帖子,就打電話讓他們幫著刪帖。
這位官員說:看到負面的帖子,為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刪帖,而不先問問網友發帖所反映的問題是不是真的?不去調查問題的真假,不想著如何去回應網友所反映的問題,而首先想著刪帖,很多時候反而激化了矛盾,讓宣傳部門很被動。
一方面,刪帖會將正常反映的問題敏感化了,揣測其背后有什么大背景,越發刺激了網友前來“扒糞”;另一方面,不要以為你刪了帖網友就不再發帖了,本來網友只是在本地論壇發,一刪帖后會發到外地論壇,最終使事態擴大化。
刪帖從某種意義上講,有如“掩耳盜鈴”,以為刪了,聲音就不存在了,其實暴露的是面對問題的恐慌,傳遞給公眾的信息是,刪帖者是不是心里有什么鬼呀?
所以,破除刪帖的權力本能,把刪帖的決心,變為正視問題的信心;把刪帖的能耐,變為解決問題的行動,如此,更能提升公權力在人們心中的信服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