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科是孫中山唯一兒子,在父親身份的加持下,他的人生也同樣被賦予了傳奇色彩。他在政治中的明爭暗斗引起一片議論,在感情上的糾葛也鬧得人盡皆知。
1912年,孫科與表親陳淑英結婚,這是他的原配妻子。孫科自幼接受西洋文化熏陶,風流倜儻,不甘枯燥的婚姻,又在外面認識了交際花嚴藹娟,同居4年,還孕育了一個女兒。
孫科
但孫科仍舊不滿足,在嚴藹娟懷孕期間,他又認識了第三個女子藍妮。
還未出生,父親就已另娶
嚴藹娟是浙江人,其父是個商人,在上海跑馬場后面有房地產,因此嚴藹娟自幼的生活非常富裕,她經常出現在交際場所與上流人士接觸。
她與孫科便是在這樣的場合下認識的,兩人一見鐘情,迅速陷入熱戀之中。之后,嚴藹娟到南京充當了孫科的私人秘書,但實際上他們已經同居。
然而,這段干柴烈火般的愛情很快就熄滅了,同居第四年,嚴藹娟懷有身孕,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據說,每次孫科回家,迎接他的并不是嚴藹娟溫柔地擁抱,而是一雙尖銳的高跟鞋。
孫科哪里受得了如此委屈,便不再回家,獨留嚴藹娟陷入期盼又憎恨的糾結情緒之中。
無論走到哪里,孫科的身份就決定了他不乏女子的追求,很快,孫科就有了新的女伴——藍妮。
孫科
嚴藹娟得知孫科變心,盛怒之下決定與孫科斷絕關系,于是她找來了南京有名律師吳凱聲。
不過,嚴藹娟并沒有直接說自己與孫科的事,而是謊稱自己有位女性朋友,與孫科有了關系,還懷了孕。現在孫科將這位女友遺棄了,女性朋友準備向法院控告孫科,希望吳凱聲能夠代表該婦女對孫科向法院提出訴訟。
吳凱聲并不知道嚴藹娟就是她口中的女性朋友,但他并不愿意牽扯到這件事中,原因是他當時在國外擔任國民政府外交官,不想得罪孫科。
因此,吳凱聲拒絕了嚴藹娟的請求,不過,吳凱聲答應嚴藹娟為其再介紹一位律師——吳經熊。
經過吳經熊的操作,嚴藹娟最終得到了孫科三萬兩千元的補償,但接過錢的嚴藹娟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她原本以為孫科會為了不想名聲盡毀而重新回到她身邊,沒想到孫科竟鐵了心地與她斷絕關系。
事已至此,嚴藹娟也只能接受現實,不久,她便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個出生便沒有父親疼愛的女嬰,便是孫穗芳。
孫科
此時尚在襁褓中的孫穗芳,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怎樣的磨難。日后,她不僅失去了父愛,還失去了母愛。
孫穗芳出生的第二年,抗戰爆發,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國民政府遷都山城重慶。孫科走之前,嚴藹娟又托人央求孫科為女兒支付生活費,卻未能如愿。
斷了生活來源的嚴藹娟,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改嫁,可這也讓女兒孫穗芳陷入了悲苦的童年。
自孫穗芳記憶起,繼父對她就極為不好,時常打罵、虐待于她。有一次,繼父讓不到兩歲的孫穗芳把碗柜臺角上的打火機遞給他,剛會走路的孫穗芳雖然能聽得懂,但步履蹣跚,好不容易到了臺角,卻怎么也夠不到打火機,繼父見此不由分說地將她一頓毒打。
5歲之前的孩子記憶應該是模糊的,但孫穗芳卻記憶猶新,繼父殘暴的臉時常出現在她的腦中。
后來,母親嚴藹娟為繼父生下了一對龍鳳雙胞胎。在那個重男輕女嚴重的時代,孫穗芳這個被帶來的孩子,更加失去了家人的關愛。
繼父的殘暴是孫穗芳痛恨的,但母親沉默的旁觀才更加讓她心碎。那時,孫穗芳就會更加思念自己的親生父親,渴望能夠得到父愛。
父女恩怨化解,認祖歸宗
嚴藹娟改嫁后,也不忘向孫科索要撫養費,從抗戰開始,嚴藹娟只好一有機會就托律師給孫科寫信。
當時,孫科已經和第二任夫人藍妮結婚,自然不想繼續與嚴藹娟有糾葛,便置之不理。嚴藹娟怎肯放過孫科,不停地找律師尋求幫助,最后差點又如當年一樣鬧到法庭上。
孫穗芳
孫科不想再讓這件事鬧到人盡皆知,便讓藍妮暗中處理,雙方經過協商,孫科最終答應給嚴藹娟26根金條。
然而,嚴藹娟卻只收到了12條,其他則都被藍妮冒名領走,并用此款購置別墅。嚴藹娟當時并不知道藍妮吃了回扣,否則也不會善罷甘休。
孫科本想通過給錢,讓女兒過上好日子,但他卻不知道,這筆錢只有一小部分用在了孫穗芳身上,絕大部分都被繼父用來作為投資的資本。
孫穗芳
由于母親頻繁給父親索要撫養費,孫穗芳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拿著從母親那里得到父親的地址,時常給父親寫信。
孫穗芳自小喜歡音樂,便在信中訴說了自己的境況和希望。孫科倒也不吝嗇,立馬派人給孫穗芳買了一架鋼琴送給她。從此,這架鋼琴就成為了孫穗芳童年唯一的慰藉。
1948年,孫穗芳在上海世界小學畢業,同年,13歲的她被帶到了臺灣。后來,孫科寓居香港,嚴藹娟為了再次向孫科要錢,便也帶孫穗芳到了香港。
孫穗芳
孫穗芳對母親把自己當成搖錢樹的行為感到十分不滿,質問母親:“當年父親給你錢時,你已經答應是最后一次了,怎么還要?”不料母親卻理直氣壯地說:“女兒向父親要錢要得完嗎?”
從母親那里無法得到全部的愛,孫穗芳就更加渴望見到父親孫科。可她私生女的身份,最終還是成為了她與父親不能相認的阻礙。
1950年,孫穗芳本可以見到父親,卻只見到了祖母盧慕貞。祖母摟著她十分親熱,對她的近況噓寒問暖,但她的心思完全不在祖母身上。她知道,父親一定就在家中,可父親始終都沒有現身,這讓她十分失望。
孫穗芳
生活在那樣壓迫的環境下,孫穗芳的內心變得無比堅強,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但就在她準備讀大學時,又遇到了挫折。
1955年,孫穗芳又回到了上海,住到了姨媽家。
由于她的父親是孫科,她的入學資格也被取消。就在她奔走各方親友協助無效的情況下,她想到了另一位祖母——宋慶齡。
宋慶齡
她當即給宋慶齡祖母寫了一封信,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宋慶齡在心中安慰她說:“上大學并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她本以為無望,但又見最后一句寫道:“但愿你明年能進大學”。
抓住這最后的關鍵句,孫穗芳拿著信件找到了教育部,等到第二年,孫穗芳如愿進入了上海同濟大學建筑系。
然而,孫穗芳受到的苦難還在后頭。1958年,她被送到上海近郊農村勞動,農村的條件艱苦,住所陰冷潮濕,孫穗芳苦不堪言,患上了全身風濕性關節炎。
孫穗芳和孫科見面
更令孫穗芳不能忍受的,是她在姨媽家也得不到溫暖和關愛,甚至有一天晚上還遭到了品德不良的四姨父的動手動腳。
孫穗芳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繼續待在這里了,她要盡快離開。第二年,孫穗芳以母親患心臟病為由,離開了上海,又回到了香港。
這一次回到香港,她發現父親孫科一直以她的名字往一個存折里面打錢,她知道,這是父親唯一能為她做的事情。孫穗芳不由得感覺心頭一暖,對父親的怨恨也似乎減少了許多。
孫科
靠著這些錢,孫穗芳圓了自己的大學夢,1965年嫁給了香港富豪王時新之子,后移居美國。
在移居美國之前,孫穗芳終于在孫科長子孫治平的幫助下,前往臺灣第一次與父親正式見面。此時孫科已75歲,見到孫穗芳,難掩欣喜。孫穗芳亦非常激動,多年來的父女恩怨在此刻也煙消云散。
后來,孫穗芳時常與父親聯系,還用自己的錢幫孫家解決了債務問題。
孫科
孫科一生六個子女,到最后只有孫穗芳一人過得順遂。孫科晚年脫離了政治舞臺,卻患了一身的病,孫穗芳經常為其購藥,就連孫科身上的衣服,也是孫穗芳親自挑選。
孫科一生對孫穗芳都沒有盡過多少父親的責任,卻能在最后時光享受到女兒的孝順,實在感動。因此,他常對別人說:“我的女兒孫穗芳是所有子女中最孝順的。”
參考資料:
沈飛德.《民國第一家——孫中山的親屬與后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楊玉珍.孫穗芳:追憶祖父孫中山和父親孫科.《縱橫》.2013年第7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