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藥濃度是移友們每次復查的必備項目。合適的血藥濃度既能抑制移植腎的排斥反應,也能減輕免疫抑制劑的毒副作用。
但是血藥濃度的標準范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移植術后的時間長短、免疫抑制劑的種類而改變。
對于還不清楚自己服用的免疫抑制劑血藥濃度范圍的移友,新耕植整理了幾種移植術后常用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環孢素A、霉酚酸、雷帕霉素)在不同移植時間內的參考范圍,供移友們參考。
不過新耕植還要提醒下大家,不同移植醫院可能有自己的血藥濃度標準范圍,如果與醫院提供的存在出入,還是以移友自己醫院的為準。
谷濃度和峰濃度
血藥濃度也就是服用的藥物經過人體吸收在血液內的濃度。
但是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服藥-代謝-再服藥-再代謝的循環,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就像爬山一樣不停的上坡、下坡。
谷濃度(C0)
谷濃度是血液中藥物濃度最低的數值,就像是凹陷的山谷。如果移友需要在早上8點服藥,那7:30-8:00之間測的血藥濃度就是谷濃度。
峰濃度(C2)
峰濃度是血液中藥物濃度最高的數值,就像是聳立的山峰。一般在服藥2小時后,測得血藥濃度就是峰濃度。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是上世紀90年代上市的新一代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相比環孢素,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劑作用更強,副作用更少。但即使是這樣,他克莫司也任然需要測血藥濃度,但只需要測谷濃度(血液中藥物濃度最低的數值)就可以了。
根據2019版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劑臨床應用技術規范》,腎移植術后,采用激素、他克莫司、霉酚酸制劑三聯免疫抑制治療方案的患者,他克莫司的目標血藥濃度是:
注:濃度僅供參考,實際數值以各移植醫院為準
環孢素A
環孢素A是一款上世紀80年代上市的經典免疫抑制劑。由于出現比較早,毒性也相較更大一些。因此測環孢素A的血藥濃度不僅要測谷濃度,還要測服藥后的峰濃度。
根據2019版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劑臨床應用技術規范》,腎移植術后,采用激素、環孢素、霉酚酸制劑三聯免疫抑制治療方案的患者,環孢素的目標血藥濃度是:
注:濃度僅供參考,實際數值以各移植醫院為準
霉酚酸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 MPA)是一種有效的免疫抑制劑,廣泛用于器官移植領域以預防和治療排異反應。它通過抑制次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氫酶(IMPDH),阻斷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從而抑制T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
素能/驍悉(嗎替麥考酚酯膠囊)、賽可平(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米芙(麥考酚鈉腸溶片)這幾種藥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均為霉酚酸。
參考的血藥濃度:
30-60mg·h/L
注:濃度僅供參考,實際數值以各移植醫院為準
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又叫西羅莫司。它并不是移植術后的一線免疫抑制劑,但雷帕霉素有自己的優勢:
- 沒有腎毒性
- 抑制腫瘤生長
所以對于使用環孢素、他克莫司毒性過大的患者,比較適合換用雷帕霉素。另外,移植后新發腫瘤的患者也可以把他克莫司或者環孢素換成雷帕霉素,這樣有利于腫瘤的控制。
根據2019版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劑臨床應用技術規范》,腎移植術后采用激素、雷帕霉素、霉酚酸制劑三聯免疫抑制治療方案的患者,建議術雷帕霉素的血藥谷濃度為:
早期血藥濃度為4-10ng/ml,
后期血藥谷濃度為4-8ng/ml。
注:濃度僅供參考,實際數值以各移植醫院為準
注:對于早期和后期的時間劃分,《規范》里并沒有明確規定。一般來說,以術后12個月作為分界線。
術后12個月之內,算早期;
手術12個月之后,算后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