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鄴城守事”是魏晉時期司馬昭創建的一個特殊官職,經常被大家忽略。《晉書》宗王傳記載,司馬伷大約是在甘露五年,260年前后,開始擔任這個職務,持續到306年司馬騰。歷任該官的,都是司馬懿宗親,不見異姓,可見其重要性。
鄴城從春秋戰國開始,一直是河北重鎮。官渡之戰后,曹操封魏王,從袁譚、袁尚手里奪取了鄴城,著手都城重建。先規劃,后建設,首次以中軸線對稱方式設計宏偉壯觀的都城,開啟古代宮城構建之規范。鄴城最有名的建筑是銅雀三臺。
鄴城修建好了,大批曹氏宗親和將領紛紛搬家安置在此,鄴城變成了曹氏集團的政治軍事大本營,也是三國時期北方最繁華的經濟文化都市。曹丕稱帝后,魏國都城南遷至洛陽,但曹氏宗族已經在鄴城扎根繁衍了,作為曹魏的北都,它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鑒于鄴城曹氏力量的龐大繁雜,不小心會發展出反抗司馬家的新勢力。司馬昭就安排了人前去鄴城屯駐,嚴密監守鄴城內曹氏宗親的一舉一動。
最早擔任這個要職的是司馬昭之弟司馬伷,當時還有點遮遮掩掩,就含糊其辭把它說為“監守鄴城”,從“守”的寓意,看出司馬昭之心。
261年,司馬懿的侄子、典軍郎將司馬遂,擔任督鄴城守諸軍事。265年司馬炎禪位建立西晉,末代皇帝曹奐被封陳留王:“遂改次于金墉城,而終館于鄴。”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把他送回鄴城居住。
曹操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當年大興土木興建的都城,結果成了囚禁子孫后代的錮地。不過,司馬炎對待曹操的后代,還是要好過曹丕給予漢獻帝山陽公的待遇。陳留王食邑萬戶,宮室安排在鄴城,其地位、待遇、結局可以說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
待遇好不等于有人生自由,鄴城成為西晉重點防范的重鎮,先后有司馬肜督鄴城防守十年、司馬倫都督鄴城守事五年。司馬炎去世后,陸續還有司馬颙、司馬穎、司馬模、司馬騰等分別監守鄴城。司馬模和司馬騰都是八王之亂最后勝利者司馬越的兄弟,司馬騰是最后一任。
都督鄴城守事前后持續了四十七年無一中斷,無一外姓擔任。這個特殊官職,成為理解這段歷史的一個很好注釋,但也被大家慢慢遺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