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地圖,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以石德、京廣2條鐵路以及河北與河南、山東省界圍起來的河北省東南部,大約30多個縣、2萬多平方公里,相當于2、3個地級市管轄的區域里,卻僅有一個縣級市,使它在一“眾”冀南小縣中顯得是那么的獨特。這個縣級市就是“南宮市”。
南宮是位于河北東南部一帶的唯一一個縣級市
南宮市面積有800多平方公里,雖然在冀東南一帶面積不算太小,但是在全國范圍來看,仍然是一個小縣。南宮是千年古縣,建立于西漢初呂后元年(公元前187年),距今已有2211年的歷史。南宮市還是我國少見的以復姓“南宮”為名的地方。據南宮市官網介紹“因西周八士之一的南宮適封邑于此而得名”。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民國時期的《南宮縣志》就曾記載:“舊志率以南宮適故居為解……其附會無疑……”當然在這個記載里,是以南宮適為“魯人”也就是山東省一帶,而今天的南宮市在西周卻是“東陽之地”,“距此邦絕遠”的角度論證的。
民國《南宮縣志》中關于“南宮”地名來歷的論證
以今天的考古發現來看,南宮適是“曾侯乙編鐘”發現地“曾國”的開國君主,他的封邑就是“曾”地,也就是今天湖北的隨州,所以,關于“南宮”市地名來歷也不是得自于“南宮適”。
同樣,在民國二十五(1936年)編個的《南宮縣志·卷一·疆域志·沿革篇》中關于南宮縣名的來歷就有記載:
……南宮之名始自漢初,表(指《漢書·功臣侯表》)云:呂后封張買為南宮侯,據此則南宮縣名或即始……
南宮市地名之始來自于漢初呂后元年,封張買為南宮侯,后來南宮侯國除后為縣,就是南宮縣。
西漢地圖上的南宮縣
雖說在歷史上,南宮縣所處的區域也是黃河下游,但相比于其周邊縣份,其縣治還是比較固定的,從設縣開始,一直到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長達1665年的時間里,一直沒有經過搬遷。
不過,成化十四年的一場大水,使得這個近2000年的古城毀于一旦,被迫遷到了故城東三里的飛鳳岡,也就是今天的南宮市區的所在。造成自漢至明朝“故城”毀滅的原因,就是在歷史上遷徙不定漳河的一支。清朝《南宮縣志》中有一篇文章名為《南宮漳洚考》中記載:
(漳河)其經于南宮有三支,中支名洚水,《畿輔通志》謂:自廣宗流入南宮東,經冀州城北入衡水,《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謂在舊縣東南六里,舊志一名虹江、一名牛口峪,明成化十四年衡漳水溢,淪沒舊城即此水,今水道雖湮,每逢夏秋,水潦漲發,邑南諸村水皆環城而西北,匯入舊城潭,周回數十頃,不通容則東北由高家莊、孟村冀州海子。
清朝《南宮縣志》中的河道圖,可見縣城旁邊的舊水潭
南宮故城毀于漳水后,故城和漳河故道形成的“舊城潭”成為周圍雨水的瀝水所在,形成了一片廣大的水面,在明清被稱為“古水潭”,在明嘉靖時期“潭廣數里,居人泛舟網漁,當時頗為深廣矣。”并且如果瀝水再多容不下的話,會繼續流向今天的河北南部的第一大湖——衡水湖。
有意思的是,自明成化十四年故城毀于漳水,十六年徙治到飛鳳岡后,原來的故城區域,成為當時人們的“淘寶”之地。
清康熙年間《南宮縣志》里的輿圖,其中蓮花池就是古水潭
明朝嘉靖《南宮縣志·古跡》有載:
舊城,在縣西二里,城郭市井廨署遺跡儼然……改邑之后遂為瓦礫之場。先年百姓撤屋掘土,深入丈余,輙得磁甕瓦甓,其中皆金銀珠貝或大窖貯古青錢至數石。儒學明倫堂前出銀二窖,未計其數,盤碗盆盎盡以蛟龍。至于玉盂金鼎間或一得,而簮珥跳脫不可勝校。自成化十七年發至弘治年間,其藏始盡,每掘獲一物,人必紏眾持梃,呼號晝夜,攘奪斧鋮,莫能禁也。今田父野老,時拾一二小物,及考其器,名圖象皆侯王之制,此其故,殊不可曉矣。
大意是說,新城雖建,但舊城城墻、街道及建筑仍然可見,不過慢慢成為了殘垣斷壁。老百姓挖掘一丈多深時,可得大缸、盤碗等日常用品,以及銅錢、金銀寶貝等,在儒學處還挖出了2窖銀子。自成化十七年到弘治年間的20多年時間里,慢慢挖掘殆盡,到后來僅得到很少的一些東西。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衛星圖上的南宮市,城西北黑色區域即古水潭,也即今天的南宮湖
明朝的“三里”在今天不斷擴大發展的城市區域里,已經算不上是多大的空間單位了,今天南宮市區已經將明朝的故城和新城全部覆蓋。而“古水潭”則成為擁有三個湖區、蓄水面積3000余畝、最大蓄水量1000萬立方米、邢臺市平原地區最大的地上蓄水湖。滄海桑田,不外如是。
南宮市由于比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八路軍129師東進縱隊司令部、冀魯豫邊區省委、冀南行政公署、冀南軍區等機構的所在地,這也可能是它能夠成為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唯一一個縣級市的原因吧。
民國時期的南宮縣及周邊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