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場又出“奇事”。跳高決賽,美國選手麥克尤恩和新西蘭的科爾并列第一,兩人可以共享金牌,但他們選擇進行附加賽,最終新西蘭的科爾奪冠,美國人銀牌。
賽后美國人麥克尤恩說:“最后我們都有點累了,我考慮了拿金牌有5萬美元獎金,畢竟我得養家糊口,但是,嘿,我們得加賽,我想做得更好。”
我說這是一件“奇事”,加了引號,是因為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網上的熱議讓它看起來離奇。
有人說這貨太自私,為了一己之私,讓美國少了一塊金牌。網上流傳的圖片,有美國人也是這樣說的,我不知道原文出處,沒法判斷真假。
還有人說這就是美國人的零和博弈,明明可以握手言和,非要你死我活,讓別人無路可走,想不到大逆轉,慘遭打臉。
又有人舉出了四年前東京奧運會的感人案例。卡塔爾的巴希姆和意大利的坦貝里決賽成績相同,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兩人在2米37及以下高度均一次過桿,而在后面的2米39高度均3次試跳失敗。巴希姆問,有沒有可能“共享金牌”,裁判考慮了一會兒,表示“有可能”。于是兩人擁抱在一起,共同成為奧運冠軍。
巴希姆說“這就是歷史”。賽場上是對手,也是朋友;有比賽,也有友誼;有競爭,也有團結,他們開創了奧運會跳高史上先例。
值得注意的是,巴希姆后來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共享金牌是“僅有的一次”,他說:“說實話,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我們再也不會分享了。這是一次性的。我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有著不同的意義”。“我很高興那一刻感動了這么多人的心,但我們是運動員,我們是專業選手。我們總是想成為最好的。我們心頭有那種火焰,我想擊敗你,你也想擊敗我。”
我覺得巴希姆這段話更加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競技體育有其殘酷性,但它是和平的,公正的,它鼓勵的是競爭,這種精神讓人類不斷進步。
關于體育的好處,兩千年前的孔子就發現了,他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之間沒什么好爭的,如果非要要爭個勝負,那么就比射箭吧。相互致禮后登堂比試,比完后一起飲酒,這是一種君子之爭。
孔子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孱弱夫子,而是一個愛好體育的壯漢。他反對的是爾虞我詐的陰謀,是流血漂杵的戰爭,至于公開、公平、公正的和平的體育比賽,他喜歡得緊。
奧林匹克賽場正是實現了先民的希冀。陳夢和孫穎莎來一場使出渾身解數的較量,中國隊邀請日本隊登臺合照,中國藝術體操的女孩接受外國運動員的祝賀,莫雷加德親切地揉捏樊振東肩膀,賽場是對手,也是朋友,而強勁的對手,才會惺惺相惜。
真正的朋友,不必相讓,拿出真本事,才是對我最大的尊重。也許這一點,是珍視榮譽的劍客,才會秉持的理念。
沒出息的想法是指責陳夢,為啥玩命爭一塊金牌。一些腦殘甚至扯上禮義廉恥,搞出一個荒唐至極的“五問陳夢”來。
共享金牌只能是奧運史上的特例,也許會成為孤例,它是在特殊情況下,裁判經過權衡之后作出的決定,從而為奧運會留下了一段佳話,這種佳話幾乎不可復制。
試想,兩支足球隊拼得筋疲力盡,商量不打加時賽,共享第一,可能嗎?
兩個籃球隊經過兩次加時賽仍然打平,商量不再加時賽,可行嗎?
我以為,今天的跳高決賽,如果復制四年前的共享金牌,那才是拾人牙慧,平庸到無聊透頂。
所以科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知道東京奧運會上兩位冠軍分享金牌是經典一幕,但我也知道很多人期待兩個人可以真正一決高下。這次我們讓經典的比賽更加經典了。”
麥克尤恩呢,他說得更加實際,他想著五萬美金,他要養家糊口。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我倒是很欣賞這種不唱高調的實話。
貴州村超的精彩,就是能拿到冠軍的一只羊,也不拿亞軍的兩只板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