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以“飛翔漢語·圓夢北京”為主題的“漢語橋”來華團組交流項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合作部正式啟動。來自土耳其的16名師生在為期14天的學習、交流和參訪中,感悟并體驗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本項目在漢語言學習的基礎上,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從課堂語言教學和文化體驗兩個維度介紹并展示中國語言、科技、歷史、文化的魅力,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責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源泉。發源于17世紀中葉的中國太極拳,不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更蘊含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太極拳也是中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太極拳課程是本次項目中學員們學習體驗的重要內容之一。
8月11日,太極拳體驗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開課,北京市海淀區太極拳協會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合作部的委托,指派海太協會會員、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王麗瓊擔任授課(原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王老師研習太極拳8年多,多次參加北京市級以上的比賽項目并獲獎。
作為海太協會的一員,王老師首先向學員們介紹了海太協會的創辦宗旨、發展歷史、現狀,近幾年來,海太協會大力提倡養生太極的理念,?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太極拳帶來的健康益處。協會聘請太極拳世界冠軍邱慧芳作為總教練,針對習練太極拳的主要人群,從基本功和拳理著手,以健身養生為主,推廣太極拳的規范化學習,幫助指導太極拳愛好者,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養生太極拳,學習掌握太極拳技能,會員們在提高拳技的同時,也增強了體質,提高了抗病的能力。?海太協會為普及和推廣養生太極拳,積極探索數字化和信息技術,?利用自媒體平臺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吸引了更多太極拳愛好者的加入和參與,取得了顯著成績,擴大了海太協會的影響力。
之后,王老師詳細介紹了太極拳的起源、特征、歷史地位及太極拳的三大主要功能——修身養心、強身健體和技擊對抗;對太極拳初學者提出了10點基本要求,特別強調了身體各部位在太極拳習練中的作用即根基在腳,勁力發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重點介紹了國家體育總局為更好宣傳、推廣和普及太極拳運動,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組織專家對太極拳中共性、核心的技術進行整理規范而創編的一套更簡單易學的太極拳入門套路太極八法五步及其基本核心動作,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 8種勁法和進、退、顧、盼、定 5種步法,并對太極八法五步的動作要領進行了重點講解與示范。
講解和示范
在悉心指導學員動作的同時,王老師也時刻關愛提醒他們不要受傷。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們對太極拳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積極向王老師請教;在王老師示范后,努力做好每一個動作,并在王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反復練習。
老師悉心指導,學員認真學習
通過授課,學員們了解到太極拳具有修心養性、強身健體的功能,而且習練太極拳必須要持之以恒,每個動作做到位需要反復的練習。學員們主動要求錄老師的示范視頻,以便課后可以繼續模仿練習。
授課結束后學員們用最真誠的漢語表達了對中國太極拳的喜愛和對王老師冒著酷暑授課的感激,并紛紛與王老師合影記錄下難忘、美好的瞬間。
與學員合影留念
這次太極拳授課,不僅傳承和弘揚了中國太極拳,而且增進了中外的文化交流,擴大了海太協會的國際影響力,起到了很好的普及和示范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