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出現了許多精致的美食。賈府是鐘鳴鼎食人家,家里的珍饈美食更是不勝枚舉。其中的茄鲞,更是被大眾廣為熟知。
茄鲞出現在劉姥姥游大觀園這回中。
賈母讓王熙鳳喂劉姥姥茄鲞吃。鳳姐就夾一口茄鲞喂劉姥姥,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嘗嘗我們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
劉姥姥咂么咂么嘴,沒吃出來什么食物。她不信是茄子。
又吃了一口,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像是茄子。告訴我是個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
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籤了,〔按:籤[qiān],籤削。〕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釘子,拿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王熙鳳這么一說,劉姥姥回家是做不成了。
茄鲞成為了《紅樓夢》里,最有名的一道功夫菜。
其實要說做起來麻煩的菜,茄鲞絕對不是第一。茄鲞只是賈府食譜中最普通的一道開胃小菜,并不是大菜,也不是最費工夫的菜肴。
要說,賈府里最磨牙,最費工夫的菜,最高檔的菜,非小荷葉蓮蓬羹莫屬。
為什么小荷葉蓮蓬羹做工最復雜,最磨牙,又是最高貴的菜肴呢?
第一,來歷高貴。
小荷葉蓮蓬羹是“舊年備膳”,為了招待貴客,大家群策群力想出來的一道菜。
這個貴客是誰呢?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貴妃。
賈府曾經在揚州接駕,也曾經迎接過元春省親。
小荷葉蓮蓬羹不是給皇帝接駕,就是給元春接駕研制出來的新菜品。
賈璉的奶娘趙嬤嬤口中的接駕,花了淌海水一般的銀子。
“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錢濫用比泥沙”,說迎接御駕到來。在揚州建塔灣行宮的事。
迎接皇帝或者貴妃,賈府研制新菜品,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小荷葉蓮蓬羹,應運而生。王熙鳳說:“那一回呈樣的做了一回”,也就是說,賈府備膳一次后,就再也沒有做過。
從賈寶玉吃過小荷葉蓮蓬羹,可以猜測,這道菜,是為了迎接貴妃省親而特意研制的,是御膳級別的菜肴、極美味、令人回味無窮的一道菜。
第二、模具精美。
做小荷葉蓮蓬羹,需要一套精美的模具。這套模具收在金銀器皿房。
小匣子,里面裝著四副銀模子,都有一尺多長,一寸見方,上面鑿著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蓮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樣,打的十分精巧。
薛姨媽看過后,忍不住贊嘆:“你們府上也都想絕了,吃碗湯還有這些樣子。若不說出來,我見這個也不認得這是做什么用的。”
一套模具,就證明了這道湯菜的高端之處。
第三、制作工藝復雜。
一聽說,寶玉要吃小荷葉蓮蓬羹,王熙鳳第一個反應就是“太磨牙了,巴巴的想這個吃了”!
這道菜雖然不是那么名貴、奢侈,但是工藝非常復雜,勝在做工上。
我們看茄鲞的做工就非常復雜了,但是小荷葉蓮蓬羹的做工比茄鲞更復雜,兩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茄鲞是賈府的家常菜,而小荷葉蓮蓬羹,迎接貴妃的鳳駕之后,就再也沒有做過。可見其工藝是何等復雜。
賈府隨便吃螃蟹餡的小餃子,牛乳蒸羊羔,卻不經常吃小荷葉蓮蓬羹。這說明,這道菜,實在是太難做了。王熙鳳說“誰家常吃他了”!
不常吃,當然不是“究竟沒意思”,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工藝復雜,做起來太麻煩,太磨牙。
第四、配料太貴。
王熙鳳讓大家借光都吃小荷葉蓮蓬羹,賈母說她拿著公家的錢做人情。如果不是錢多,賈母不會這么說。
顯然,這道菜的配料比主料要貴,需要花很多銀子。
王熙鳳吩咐婦人:“說給廚房里,只管好生添補著做了,在我的帳上來領銀子。”
茄鲞需要十來只雞配,小荷葉蓮蓬羹,可不僅僅需要十來只雞,應該還需要許多珍貴的食材來配。
王熙鳳說,“全仗著好湯”,吊高湯,需要許多珍貴的食材,這些食材用過之后就作廢,顯然十分浪費。以賈府之貴,也舍不得如此浪費,因此家里不做這道菜。
這是因為寶玉想吃,廚房才興師動眾的做。
總而言之,《紅樓夢》里,最高級的菜不是茄鲞,而是小荷葉蓮蓬羹。看起來不高級,不高貴,實際上,做工復雜,異常精致,絕對算得上珍饈美味。這道菜也符合賈府一貫的風格,低調的奢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