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閉幕了。
這屆奧運會上讓人久久難忘的,就是一群自信、健美、活出了“戰士”那一面的女運動員。
2024年巴黎奧運會,在奧運會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了男女參賽人數完全平等。從1896年沒有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到今天巴黎奧運年的50%,我們走了128年。
在今天,中國女選手們在奧運會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但在1936年,中國還僅僅只派出了2名女選手參加奧運會,這個歷程曲折而艱難。
終于,在新的世界里,女性可以走得更遠。
01 楊秀瓊:被誤解半生的“東方美人魚”
1932年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是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田徑運動員劉長春單刀赴會。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派出69名運動員參加,其中僅有兩名女性——游泳運動員楊秀瓊和田徑運動員李森。
在參加奧運會之前,楊秀瓊(1918—1982)便是常常上雜志封面的明星人物,她不僅成績耀眼,而且容貌秀麗,是泳池中美麗的“美人魚”,當時的媒體甚至將她捧為“體育救國的倡導者”“健康美的代言人”。《良友雜志》還將年僅16歲的楊秀瓊列入為十大“標準女性”之一。
楊秀瓊雖然有名,但在那個思想守舊的年代,人們關注她,大多是抱著褻玩的心態,看“大姑娘洗澡”,對她很不尊重。
到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當時的媒體為了炒作,紛紛預測楊秀瓊能奪得金牌,但楊秀瓊卻沒有能通過預賽的選拔,于是媒體報道只有簡短的七個字:“楊秀瓊成績惡劣!”,人們將她捧上神壇,又用流言蜚語將她推向深淵,公眾不再關注她的運動成績,只是圍繞著她大肆炒作花邊新聞。
在奧運會后,心灰意冷的楊秀瓊便結婚隱退了,她在奧運會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女性的美,卻被深深誤解,我們今天應該給予她應有的尊重。
02 李森:英年早逝的“女跑王”
1936年參加奧運會的另一名女選手李森(1914—1942),中國田徑短跑女將,是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女田徑運動員。
李森是湖南衡南縣人,因為出色的短跑成績,從家鄉跑到上海,破格考上了上海愛國女子體育專科學校,被譽為“女跑王”,還一路跑進了奧運會。
左三為李森
李森的綽號是“黑姑娘”,她很好強,什么都要拿第一,怕訓練耽誤功課影響學習,于是從不多的休息時間里抽時間補功課。那時候條件艱苦,訓練完了出一身汗也沒地方洗澡,如果當時的條件好一些,李森應該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李森在接受《良友》采訪時說,“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參加世界運動大會(奧運會)。”
1936年中國代表團赴柏林參加奧運會,他們坐船經過印度、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再到意大利威尼斯上岸,然后改乘火車去往德國柏林,一路上總共花了27天,等到了柏林,運動員們因為暈船,又長時間沒進食,體力消耗巨大,此時離比賽只有5天的時間。
在如此糟糕的身體狀態下,李森只取得了百米跑預賽小組第5名,成績13秒6,無緣決賽。
李森很受打擊,她沒想到自己跟別人的差距這么大。
1938年,李森與陜西籍飛行員王龍德結婚,1942年在生第二個孩子時,因產后大出血逝世于成都華西醫院,年僅28歲。
03 吳小旋:中國首個女奧運冠軍
1940年—1948年的奧運會,因戰爭取消。
1952年第15屆赫爾辛基芬蘭奧運會,是我國建國后的第一次奧運會,經歷了重重波折,中國才派出了一支足球隊,一支籃球隊和一名游泳隊員組成的代表團,將五星紅旗插在了奧運會上,可惜的是其中沒有女性。
以后又蹉跎了很多年,直到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中國才派出代表團參加。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射擊運動員吳小旋獲得女子小口徑標準步槍3×20項目冠軍,她成為我國第一位女性奧運會冠軍。
吳小旋出生于1958年,是浙江杭州人,1981年,吳小旋入選了國家隊,在登上奧運賽場之前,她已經拿下了20多個冠軍。
在這屆奧運會中,吳小旋的發揮并不是特別穩定,在女子50米氣步槍比賽中,由于她第一次參加奧運比賽,壓力非常大,加上腰傷復發,她最終只獲得了銅牌。
但吳小旋并沒有因此亂了陣腳,而是迅速穩住心態,以最好的狀態完成了接下來的比賽,一舉拿下了女子小口徑標準步槍3×20項目的冠軍。
成為奧運冠軍后,吳小旋又陸續參加了不少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甚至一度成為了世界紀錄的保持者。1989年,31歲的吳小旋退役。
退役之后,吳小旋進入了浙江省體委工作,后來去美國留學,居家移居美國。2008年,淡出吳小旋以北京奧運的火炬手的身份再度回到大眾視野中,2009年吳小旋回到杭州,擔任杭州市射擊學校的名譽校長,這些年她一直在為培養年輕運動員做貢獻。
04 郎平:中國的精神榜樣,女排精神的一面旗幟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得奧運冠軍,這枚金牌鑲嵌在幾代中國人的記憶里,女排精神很長時間里成為了振奮全民努力拼搏的民族精神。
全民狂熱把女排上升到民族復興的象征高度,主攻手郎平成為全民偶像。
當時的國家隊,條件很簡陋。訓練場是用竹子搭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傷,教練們把排球從高臺往下砸,姑娘們就在下面接,郎平曾經一不小心,被砸出了輕微的腦震蕩。
但郎平對自己特別狠,有時會不吃不喝地扣球7小時,就是這樣高強度的訓練,讓她練就了一身扣殺絕技。
郎平和她的隊友們,創造了歷史,成為了“五連冠”的傳奇,1980年代,只要一說起女排,中國人就會心潮澎湃。
女排的氣勢,振興了一個時代。
郎平1985年退役,有近10年的時間,她一直在美國生活學習。在美國,她進入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系現代化專業攻讀碩士。
1995年,郎平回國執教,原本一盤散沙的中國女排,1995年奪回了亞洲錦標賽冠軍,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斬獲銀牌。1998年,郎平率領中國女排獲得了亞運會的冠軍、世錦賽的亞軍,她才離開去治療一身的傷病。
2005年,她接受了美國女排的邀請,出任主教練,她只是覺得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又能就近照顧在美國生活的女兒,沒想到,這個選擇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
2012年倫敦奧運會,郎平看到中國女排止步五強,又一次臨危受命,回來當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她改革技術,重新洗牌,主張人性化管理。
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界杯,中國女排又取得了三連冠。
感謝郎平,撐起了中國的女排精神。
05 張山:奧運會上唯一一個戰勝男選手奪冠的女性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雙向飛碟比賽中,中國女選手張山在半決賽中以200發200中的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進入決賽。在決賽中,她一人迎戰5位外國男選手,最終以總分223分的成績獲得冠軍。
雙向飛碟是一個男女混合項目,在張山之前,這個項目的金牌一直被男選手所壟斷,在張山獲得金牌之后,奧組委把這個項目更改為男女分別參賽。
于是,張山成了奧運會上唯一一個戰勝男選手奪冠的女性。
頒獎儀式上,身材嬌小的張山,被左右兩名獲得亞軍和季軍的男選手高高托起。
面對不公平,拿出成績來,是最好的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