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陽光私募12.52億元存款丟失”話題引發熱議。
有消息稱,6月26日,根據長安銀行兩家支行提供的《賬戶余額明細表》,優策投資(浙江優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三只私募產品的基金專戶協議存款合計超12億元。但到了7月3日,有投資者發現,長安銀行打印的賬戶流水憑證顯示,上述協議存款僅剩下8.6萬元。
對十多億資金“不翼而飛”,有媒體稱,優策投資已向長安銀行發去律師函,指出上述私募專戶違反協議約定開立網銀,導致資金被劃出。
長安銀行客服回應記者稱,開通網銀是根據雙方簽署的補充協議開通,優策投資的說法屬于誤導,已報案處理;對優策投資的基金存款被劃出,長安銀行無資金托管人職責。
超12億存款“不翼而飛”?
近日,有爆料人稱,從2019年2月19日開始,有投資者購買了優策投資“優策月月盈”“優策長實”“優策長秀”三只陽光私募基金產品。2019年4月至2023年5月,優策投資與長安銀行簽訂《協議存款合同》,將上述三只產品的募集資金,存入長安銀行寶雞金陵支行、長安銀行寶雞科技支行私募基金專戶。
根據《協議存款合同》,長安銀行于每月付息日向優策投資提供《賬戶余額明細表》。爆料人稱,到了7月3日,投資者發現《賬戶余額明細表》并未如期公布,而長安銀行打印的賬戶流水憑證顯示,協議存款僅剩下8.6萬元。
令人詫異的是,據爆料人提供的材料,6月26日,長安銀行寶雞科技支行、長安銀行寶雞金陵支行打印的《賬戶余額明細表》顯示,上述三只產品的基金專戶本金依舊超12億元。
財報顯示,上市三只私募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是R2(穩健型)。令投資者沒想到的是,這本來屬于穩健型的投資,最后卻連本金也“不翼而飛”。
私募控訴銀行違約開網銀導致錢被劃走
銀行稱依據雙方補充協議合規開通網銀
賬戶里的十多億存款幾乎清零,那存款究竟去了哪里?
據媒體獲取的銀行賬戶憑證顯示,上述三只產品的基金專戶除了向基金投資賬戶轉過款外,還向三家外部公司轉過款,分別是:寶雞鳳凰嶺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安暢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寶雞遠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7月10日,優策投資發布部分基金運作重大事項公告,暫停了包括上述3只基金在內的多只基金的申贖業務辦理,同時提到,將與公安機關、長安銀行總行對接。
消息稱,優策投資已委托律師向長安銀行發去律師函,律師函統計的上述三只基金產品在長安銀行的存款總額為13.2億元。
十多億資金究竟是如何被劃走的?
優策投資在律師函中提到,上述私募專戶違反規定開立網銀,導致基金專屬協議存款賬戶資金被轉出。
據稱,長安銀行寶雞金陵支行與優策投資簽訂的協議存款合同曾約定,長安銀行向優策投資支付的本金和利息,必須劃至優策投資指定賬戶內,不得劃入其他賬戶;此外,根據資金監管要求,優策投資不開通網銀,不用此筆存款做任何金融業務。
對于長安銀行是否為上述基金專戶開通了網銀?是否違反了與優策投資的協議存款合同?
長安銀行客服對記者表示,優策投資在長安銀行開立賬戶后,長安銀行依據優策投資與長安銀行的補充協議和申請,為優策投資上述基金專戶全部開通了網銀,優策投資可以隨時通過網銀查詢銀行賬戶的交易明細和賬戶余額,不存在對基金專戶余額不知情。優策投資的聲明屬于誤導投資人,長安銀行已向優策投資送達律師函,并向公安機關報案維權。
對存款被劃出,客服人員對記者稱,優策投資在長安銀行開立的賬戶并非證券投資基金的托管賬戶,長安銀行無資金托管人職責。據了解,《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基金托管人應履行安全保管基金財產等職責。
但對于存款被劃至其他賬戶,長安銀行是否違反了與初始與優策投資簽訂的“本金和利息不得劃入其他賬戶”等合約條款?長安銀行客服說,并不清楚以前雙方的存款合約約定。
記者進一步追問,若賬戶開通了網銀,對外劃轉資金是否就不需要銀行審核?長安銀行另一客服人員說,長安銀行常規企業賬戶通過網銀出賬如果達到一定額度均需經過銀行相關審核。
來源:南方都市報
點擊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