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應該管管伊朗!”7月上旬,以色列以命令式口吻要求中國阻止伊朗購買殲-10戰機。只因伊朗石油主要賣給中國,以色列便認定中國能讓伊朗“聽話”。
埃及用實際行動給以色列上了一課,部署在亞歷山大港的紅旗-9B雷達宣告著中國武器已在中東,既然選擇了中國武器,那可不會被以方的一紙通牒嚇退。
突然發現,以色列被包圍
以色列發出要求的時機耐人尋味。就在7月初的上海合作組織防長會議上,伊朗防長剛與中國軍方進行閉門會談。隨即伊朗國內媒體密集傳出消息,計劃用解凍的海外資金購買36架殲-10CE戰機。
此時以色列的通牒與其說是外交請求,不如說是對中伊軍事合作的施壓。
這份通牒暴露了以色列雙重標準,一方面享受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另一方面卻企圖干涉中國與第三國的合法軍售。
可是對中以來說,“資源依賴”不等同于“政治控制”。按照這個理論,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引進中東石油的日本,都該被資源供應國遙控決策,如此來看,這正是美國長臂管轄的霸權邏輯翻版。
不過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對殲-10的恐懼遠甚于其他武器。伊朗空軍主力仍是美制F-14和F-4,機齡普遍超過40年,作戰半徑僅500公里。
殲-10CE配備的霹靂-15導彈有效射程達200公里,能同時在電子干擾環境中追蹤10個目標。若伊朗空軍借此建立現代空防體系,以色列戰機再難像現在這樣自由穿梭伊朗領空,畢竟目前伊朗為保存戰機實力,面對空襲經常選擇不升空攔截。
德黑蘭盯著殲-10看的背后,是中東戰場暴露的殘酷短板。2025年1月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期間,伊朗部署在敘利亞的防空導彈未能探測到F-35蹤影,致使革命衛隊基地被炸毀。
更尷尬的是導彈警報響起,伊朗空軍唯一能起飛的僅有幾架用卡車零件拼湊的F-5戰機。武器更新迭代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存續的必答問題。
印巴5月空戰已經給出了經典案例,巴基斯坦梟龍Block3依靠預警機數據鏈,在超視距外鎖定印軍陣風戰機并實現首殺。伊朗若引進殲-10CE,同樣需配屬空警-500預警機和攻擊-2無人機,形成“雷達預警+指揮中樞+火力平臺”的立體網絡。這將根本改變當前以色列對伊朗的空中單向透明優勢。
以色列的焦慮還不止于此。沙特與阿聯酋7月上旬被曝秘密簽署中國中程防空系統采購協議,埃及正式將紅旗-9B投入部署。
當中東的石油富國開始用人民幣結算能源,又換裝中國防空導彈,以色列驟然發現自己身處中國武器包圍圈。殲-10對伊朗的意義,恰如東風-17對沙特的價值,都是打破區域攻防的關鍵籌碼。
愿意購買中方軍備的國家,徹底明白了這一點
紅旗-9B雷達車能覆蓋260公里空域的系統已完全替代老式俄制S-125防空導彈。埃及的選擇刺痛了美國,此前美方拒絕提供“愛國者3”替換系統,擔心埃及將其用于對抗以色列。
如今中國裝備不僅落地生根,還打通了美國傳統勢力范圍的任督二脈。
沙特和阿聯酋的采購更是讓美以兩國緊張,這些傳統美國客戶在續訂F-15SA戰斗機的同時,悄然引入中國防空導彈和察打一體無人機。
這種“兩手抓”策略實則是安全焦慮的體現,烏克蘭戰場見證西方武器系統的后勤斷裂,而中國軍工提供解決方案。在看中國裝備之前,他們苦等美制的炮彈和戰機交付卻屢屢遭到拒絕和敷衍。
比武器替換更深遠的考量,是美元和石油綁定的松動。沙特通過上海石油期貨交易所結算48%的亞洲石油出口,伊拉克啟用人民幣支付天然氣采購,軍購體系的轉向有了經濟根基。埃及此次采購紅旗-9B就繞開美元用本幣結算,這種“裝備去美化和結算去美元”的并行模式,才是美國武器商真正的噩夢。
巴基斯坦的示范效應超出想象。5月空戰用梟龍Block3擊落印軍王牌陣風戰機后,這款中國戰機的查詢量猛增450%。埃及已啟動“隼-10”計劃討論引進梟龍產線,阿聯酋空軍將領多次赴華考察L-15教練機,實戰效果成為最好的廣告。
中國裝備在中東的崛起,絕非簡單的"便宜量大"。沙特"沉默獵手"激光防空系統在攔截胡塞無人機時高達92%的攔截率,埃及紅旗-9B與原有俄制雷達的快速適配,證明了中國方案的場景適應能力。這與西方裝備強捆綁政治條件、俄制武器售后滯后的短板形成鮮明對比。
更深層的競爭力在于,殲-10CE允許客戶自主選擇俄制或國產發動機,VT-4坦克開放火控系統接口,這種"可定制化",恰好擊中中東國家渴望技術自主的痛點。
美國《外交政策》近期透露,阿聯酋正用中國裝備訓練也門政府軍,這種第三方應用場景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技術標準開始參與地區安全治理。
這些悄無聲息的部署構成最現實的回應,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資格命令中國該和誰做生意的。
70年代中國援助坦桑尼亞擊潰烏干達裝甲師,90年代塞爾維亞用中國雷達打下F-117隱身戰機,如今伊朗若借助中國體系構建現代化空防,或將終結以色列在中東的空襲神話。這份恐慌轉化為外交施壓,恰恰暴露其無力應對軍工體系迭代的窘迫。
以色列的焦慮可以理解,但方向錯了。當代軍貿競爭的本質,不是阻止別人買什么,而是思考為什么客戶愿意買。中國裝備能幫埃及守住選擇的權利,幫助中東國家守住制空權,這種實實在在的安全獲得感,豈是幾份外交照會能否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