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性。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和靈魂,要對技能人才加大培養力度、提供發展平臺、完善評價機制,讓更多的技能人才“破圈出道”。
打造“養成圈”,更新人才培育觀念,讓技能人才成長有通道。長久以來,對技能人才和藍領工人的負面刻板印象是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關鍵要素。要想發展進步,就必須沖破思想的桎梏,走出“慣性思維”泥潭,摒棄重“塔尖”輕“塔底”,厚“高精尖缺”薄“技能人才”的錯誤傾向,為技能人才鋪好路、搭好梯。“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通過依托職業教育學校,提高職業教育地位,加強對技能人才的培育,促進“產業鏈”和“教學鏈”融合,架起“校門”直通“廠門”的“立交橋”,讓技能人才“來之能用,用之能戰”。建立專職導師隊伍,組織技能大師、技能能手手把手幫帶、面對面傳授,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傳幫帶”,滿足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
打通“舒適圈”,拓寬人才發展空間,讓技能人才逐夢有舞合。人才看中的事業,需要的是舞臺。打破“四唯”的選人用人機制,深化技能人才評價改革,為技能人才打造屬于他們的“舒適圈”,建立更加公平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消除人才的身份之憂、學歷之絆、草根之慮,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讓技能人才有奔頭、有盼頭。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培,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競賽,搭建好技能比武、技工比賽的平臺,讓技能人才在賽馬場上脫穎而出,開啟筑夢之門,打破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獨木橋”。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宣傳技能人才的優秀事例,引導他們發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尊才、愛才的濃厚氛圍,讓他們有“里子”的同時也不丟“面子”,為技能人才增添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打實“成效圈”,激發人才干事活力,讓技能人才出彩有保障。技能人才的發展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在打好社會基礎的同時,我們也要讓真正埋頭苦干、能干巧干的技能人才有為有位,讓敢于吃苦吃虧的技能人才得到賞識,此時,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目標責任機制,明確工作遠景目標,細化近期工作任務,引導技能人才建立自己的人生規劃,使技能人才工作有干頭、生活有奔頭。另一方面,要完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注重激發技能人才干事創業的動力、活力,讓更多技能人才投身到技能強國之路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