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潤童心,“筷”樂共成長。母子同堂,動手動腦,體驗非遺魅力,共度溫馨時光。8月24日上午,由深圳市金融機構與中國金匠培訓中心金工傳習館(后簡稱:金工傳習館)共同舉辦的“一日小金匠”非遺親子手工制作體驗課在水貝萬山金工傳習館舉行,來自市內十余個家庭的母子應邀參加了這場體驗課。本次活動讓傳統非遺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讓匠心精神在家庭中薪火相傳。
熊福章在給參加“一日小金匠”活動的家長和小朋友們講解筷子的知
活動開始前,非遺傳人、金工傳習館館長熊福章陪同家長和小朋友們參觀了中國金匠工坊和中國金匠培訓中心金工傳習館,向現場的家長和小朋友們介紹了筷子名稱的變遷,筷子與家庭教育、餐桌禮儀及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他強調,筷子不僅是日常飲食工具,更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家庭間情感的橋梁。一雙筷子背后所蘊含的規矩、做人的道理以及親人之間的血脈親情,讓在場的家長和小朋友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筷子的歷史變遷及其獨特的文化寓意,進而對這場非遺手工制作體驗課充滿了期待。
熊福章陪同參加“非遺小金匠”活動的來賓們參觀中國金匠培訓中心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筷子不僅是一種取食工具,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隨后,在金工傳習館老師姚述宜和中國金匠工坊老師盧婉嫻的指導下,現場親子家庭齊動手,體驗了筷子的制作過程。姚老師講解了工具使用和基本技巧。并現場進行了演示。家長們與孩子圍坐一起,共同拿起工具,將一塊塊銀光閃閃的銀材緩緩雕琢。從設計構圖到精細打磨,每一步都凝聚著匠心與愛意。孩子們或專注地描繪圖案,或小心翼翼地敲打成型,而家長們則在一旁默默支持,時而給予鼓勵,時而傳授技巧,整個場面讓人溫馨。
“非遺小金匠”親子非遺手工制作體驗日現場
經過四十多分鐘的努力,一雙雙獨一無二的銀筷在孩子們的手中逐漸成形。每一雙都承載著孩子們充滿智慧的想象與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當孩子們手捧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銀筷,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與自豪感,十分開心,一位在場的家長表示,本次活動孩子們不僅學習了手工制作技藝,也讓他們深刻理解筷子背后的意義,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非遺文化的火種。
參加“非遺小金匠”親子非遺手工制作體驗日的家長和小朋友與指導
“非遺小金匠”親子非遺手工制作體驗日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但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對匠心精神的追求與傳承,卻如同那雙雙精致的銀筷一般,將永遠鐫刻在每一個參與者的心中。中國金匠培訓中心期待與社會各界開展非遺文化體驗課,從而激發更多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