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眨眼8月就要過去了。
最近總是在感慨時光飛逝,比如最初認識我的讀者已經互相陪伴了十一年了,比如二筒下個月就是九歲的生日了,比如我的腦殼上長了兩根非常顯眼的白頭發(想了想還是不拔了,留著),再比如2024年的秋天就快要到了。
那么,該寫點什么好呢?
就從近況開始說起吧。
因為出版再版,所以有機會跟讀者朋友們見見面,上周見完了廣州和深圳的朋友。
有很多老讀者,也有很多新讀者,還有很多為了自己朋友來的新朋友。
廣州和深圳的朋友們給我寫的信,我今天剛看完廣州的,明天開始看深圳的。
大家都很真誠地把自己與文字結識的過程分享給我,很多朋友都說,最初都是出于偶然,也沒想著買書,不知怎么的就買了,不知怎么的就讀了。
那,就感謝這個“不知怎么的”吧。
或許這世上有很多事情,有很多相識都是沒有什么道理可講的,遇見了,就是遇見了。
大家也會把很多困惑分享給我,其實我也沒辦法幫到大家什么,我能表達的,也屬于我個人的偏見,它不一定能夠幫助到大家。歸根到底,生活的路始終是自己要走的,但我想了想,還是可以寫一篇文字,不是建議,只是分享,朋友們看完了,權當參考。
那就另起一段。
2.
我個人最近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那就是類似于迷茫,痛苦,壓抑等情緒,是逐年遞增的。
回望過去,雖然記憶不夠清晰,但似乎還是有那么些日子,一切都還有希望。那時候的我們還不知道,能懷揣著希望,就是一件很珍貴的事。
我的讀者年齡層跨度很大,有的跟我一樣或者比我大一些;有的剛入職場;有的比我小一輪多,正讀高中。我總是在提醒我自己,不要因為自己度過了那個階段,就認為那個階段的所有煩惱不值一提。事實上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各自的煩惱,而煩惱本身的重量,平等地壓在每個人身上。
那希望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逐漸變得微弱的呢?
我想,應該是體會到事與愿違的時候。
想一直互相陪伴的朋友,眨眼跟你分道揚鑣;想要實現的理想,依然遙不可及;付出的真誠沒有回響,有時候換來的甚至是背叛;想要去的地方,逐漸變得模糊,所走的道路,似乎總是泥潭;最關鍵的,是發覺自己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堅定,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有能力。
我在再版的《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里,把同名文章從頭到尾新寫了一遍,在里面寫到,我是如何與“天賦不足”這件事共處的。當我發覺山峰依然很高的時候,我手頭能有的選擇,其實就兩個,要么堅持,要么放棄。堅持很難,放棄也一樣。
這個時候,是路邊的風景拯救了我。
生活的瑣碎從來沒有消失,我只是不再那么迫切了。
年齡增長始終是有一個好處的,那就是我們會逐漸發覺,走走停停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有力氣的時候,大膽向前邁進;在沒有力氣的時候,就大膽好好休息。
敏感,內耗,挫折當然不會消失,它會住在你身上,但它有時候也會消失,在那些時刻,就坦然地把握住生活中的一切。
相信所做的事會在某天凸顯出特定的價值來,但在此刻,那個“價值”并不重要。
所以這些日子,我常會在焦慮的時候回到生活里去。
回到日常的生活,回到能接觸的生活,回到能看到的街景里去。
當我再回歸到工作中的時候,我就還能有一點余力,就這么一點點,螞蟻搬家,一寸又一寸地前進。
這就是我所能回答你的,或許對于你來說毫無幫助。
但我想,你的生活本身,一定藏著某一件微小的,卻能讓你坦然的事的。
抓住它,如同暴雨中牢牢抓住電線桿,這樣等風雨過去,你就依然還在原地,就還能以此為坐標,往前走,向著自己向往的方向走。風雨再來的時候,再牢牢抓住它。
至于最后能走到哪,這就到了最后再說。
信中關于孤獨和真誠的話題,篇幅有限,等下次咱們再聊。
3.
最后,說一下我最近感受到的治愈瞬間。
說起來也挺簡單,那個瞬間是我所看到的一個日常的街景。
那是三天前,我在下午的時候出了門,去熟悉的小賣部,走過拐角的時候,正對上日落,道路盡頭的云很低,像是半浮在空中。天藍得像海,云朵就是天空的島嶼。小賣部門口是大爺們樂樂呵呵地下象棋,邊下棋邊分西瓜,一人一塊,一只小貓就躺在旁邊,像是在看棋,也像是在發呆。我走過去的時候,它沖我叫了一聲,而我的口袋里,剛好有一包貓糧的試用裝。
平凡的日常里,也藏著閃光的瞬間。
以上。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感謝閱讀。
▼點擊 閱讀原文,也可跳轉新版《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購買頁面,咱們書里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