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游戲“黑神話·悟空”把孫悟空送上了熱搜,說什么悟空打不過二郎神,其實這是對悟空的一種侮辱,但這種莫名的冤氣,悟空也不是第一次受了,事情的原委究竟如何?我們還是先從原著還原一下。
孫悟空與二郎神的較量發(fā)生在小說第六回,在此之前孫悟空犯了點偷吃偷喝的小錯,仙肴仙酒仙丹盡偷吃了,又偷御酒若干與眾猴分享。
這個錯大嗎?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往小了說,就是小偷小摸,往大了說,就是觸犯了天條。
但不論錯大錯小,在悟空眼中都不是他的錯,而是天庭的錯。你把俺老孫請上天,結果封個沒工資領的末流小官,那俺走就是,結果你又派人把俺哄上天宮,假裝給俺一個齊天大圣的空名號,完了你們聚會吃大餐還不請俺去,難道俺這“齊天大圣”就這么跌份兒嗎?
既然如此,抱歉,俺就不客氣了,該吃的該喝的一樣都不能落下,最起碼也要把失去的面子找補回一點,悟空翻臉他要的是尊嚴。
結果玉帝不干了,給了你猴子面子,我就沒面子了,即刻派出李天王和三太子下界擒拿孫悟空。
玉帝瞧不上猴子,李天王等天庭一干人也都瞧不上猴子,因為在天庭人眼中,下界就要服從上界管理,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道理,作為管理者,我們有頤指氣使的權力,但你下界是沒有的,你在我們面前就只能是卑微的。
所以,在第一輪較量中,李天王率先派出的是他的先鋒巨靈神,在游戲中這個角色也出場了。
但這巨靈神卻是不經(jīng)打的,悟空一棒下去,他手中的宣花斧斧柄便被打斷了,結果掉頭就跑,回去復命,李天王差點把他斬了。
因為在李天王的意識當中,下界的物種不堪一擊,不過是些小妖小魔,能有什么本事兒,一個先鋒足以拿下,結果與他預期相反,他就認為是巨靈神沒有盡力。
之后迎戰(zhàn)悟空的是哪吒三太子,他說他去會會這個猴子便知有幾斤幾兩。三太子出馬,與悟空戰(zhàn)了三十回合見分曉,哪吒也敗退而歸。
經(jīng)過這么一較量,李天王才重視起眼前這只猴子,他不是一般的猴子,他神通廣大呀!
回去復命,玉帝一聽,什么?就捉一只猴子還要再增兵,你沒搞錯吧。你看,玉帝也是這種心理,接著他們就想到了招安這一招。
太白金星負責將悟空再度招回天宮,順他的意封了“齊天大圣”的名號,然后好吃好喝的供著他,也沒分配什么特別的工作。
但玉帝心里不甘呀,一只潑猴如此清閑說不過去,于是就派他去管理一下蟠桃園,結果就出了偷吃偷喝這檔子事兒。
這事一出,玉帝又怒了,又派李天王下界捉猴子,于是發(fā)起了第二輪捉猴戰(zhàn)。這次出征的人可就多了,原文如下:
即差四大天王,協(xié)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wǎng)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
這里提到了四大天王,他們在天庭當差,分別為持國天王、多聞天王、增長天王和廣目天王,在小說36回有提及。在游戲里,四大天王也出場了。
在原著小說里,第二輪捉猴子,李天王最先點的是九曜星官,九曜星一般指梵歷中的九星,分別為:日曜(太陽),月曜(太陰),火曜(熒惑星),水曜(辰星),木曜(歲星),金曜(太白星),土曜(鎮(zhèn)星),羅睺(黃幡星),計都(豹尾星)。
九星配日為一種歷法,又稱九執(zhí)歷,是古印度的歷法,在唐開元年間傳入我國,后被棄用。
九曜星官也不是悟空對手,接著才派了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大圣也調來獨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與其對陣。結果算是打個平手,獨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被抓,猢猻倒是一個沒少。
最后上場的是李托塔、哪吒太子,外加四大天神,結果一樣敗。
眾神在地下與孫悟空斗得火熱,玉帝在天上等消息,觀音派了弟子惠岸下來打嘆戰(zhàn)況,結果發(fā)現(xiàn),情況不妙,于是,自以為有些修行的李天王二太子惠岸也坐不住了,急于上前表現(xiàn)一番。他與潑猴戰(zhàn)了五六十回合,結果招架不住,最終也被悟空打敗。
觀音菩薩見狀,于是就向玉帝舉薦了一人,此人就是顯圣二郎真君,也就是二郎神。
二郎神是肉身成仙,母親是玉帝的妹妹,思凡下界,與楊姓男士生下一子,這個孩子就是二郎神,在《封神演義》中叫楊戩。
母親因與凡人結合生子觸犯天條,被壓在山下,二郎神早年曾經(jīng)劈山救母,用的就是一把劈山斧。在游戲中,這一情節(jié)也被引用,二郎神也使了斧劈悟空這一招。
既然是神仙為何不住天庭,而是住在下界呢?二郎神因母親的事與舅舅玉帝不和,所以他不愿住在天上,于是選擇在下界受人間香火,并與玉帝約定“聽調不聽宣”。
所以,玉帝才下旨讓鬼王去調他前來。
二郎神來時也帶了他的人,有梅山六兄弟——乃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也前來助陣。
話說這二郎神確實厲害,他與悟空斗了三百余回合,不分勝負,可以說,悟空的確遇到到了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
在兵器上,二郎神主要使得是三尖兩刃刀,與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兩種兵器不相上下,重量甚至比悟空的金箍棒還要重,在游戲中也出現(xiàn)了這種兵器。
三尖兩刃刀是一種稀有兵器,刀身扁而闊,長約60-70厘米,兩面直刃,中間隆起,頂端分成三叉,每個叉都很尖銳,特點就是刀中有刀,一把兵器有四把刀,而且每把刀都是兩面有刃。
這種兵器最早由西北少數(shù)民族使用,后來傳入中原。到宋明時期軍隊中曾配備這種兵器。《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也曾執(zhí)這把兵器。
除了三尖兩刃刀,二郎神還有上面所說的劈山斧,在游戲中還出現(xiàn)了一把寶劍,這把寶劍又有什么來歷呢?
在原著中沒有提到寶劍,不過在明代文獻《二郎寶卷》中,有提到二郎神所使用的兵器中,倒是有一把寶劍,叫斬魔劍,此外還有開山斧、兩刃刀、銀彈金弓等。
在原著中,二郎神也用到了彈弓來打孫悟空,一下把他打到了山崖下,想必用的就是銀彈金弓。
在戰(zhàn)術上,二郎神也十分了得。悟空變麻雀,他就變?nèi)跟棧晃蚩兆兇篾\(cí)老,他就變大海鶴;悟空變魚,他就變魚鷹;總之,他的變相總能高出悟空一頭,就像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一般。
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二郎神都能應變自如,這說明二郎神的水平不在悟空之下。但是有一點,二郎神僅憑一己之力還是拿不下孫悟空的。
在原著中也說了,二郎神除了有梅山六兄弟當幫手,還有一位神助功,就是太上老君的‘金鋼琢’,又名‘金鋼套’,原文如下:
自天門上往下一摜(扔,擲) ,滴流流,徑落花果山營盤里,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猴王只顧苦戰(zhàn)七圣,卻不知天上墜下這兵器,打中了天靈,立不穩(wěn)腳,跌了一跤,爬將起來就跑,被二郎爺爺?shù)募毴s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從上述這段描述,悟空一人要敵眾人,梅山六兄弟加二郎神為七圣,再來天下突然掉下一只‘金鋼套’砸中腦袋,還有一只細犬跑過來咬了他一口。
也就是說,孫悟空是在眾人合力之下才被擒拿的,并不是二郎神一人之功。
但站在天庭的角度來看,的確是二郎神把孫悟空給拿下了,捉回了天庭受刑。
從原著后續(xù)發(fā)展來看,孫悟空對付天庭的將兵都不在話下,但對付地上的小妖小魔就費盡了力氣,反而還要請?zhí)焐媳娚癯雒鎺鸵r降妖。
二郎神是肉身成仙,他原本就屬于地上的半仙半人,因為后來拜了玉鼎真人為師,學習了仙法,之后變得神通廣大,才成仙。
孫悟空雖天地生人,但他出生也是在地界,同樣因為拜了菩提祖師,他才有了神通的能力,但他不是仙,他是妖,都叫他是妖猴。
兩者相比,從身份地位上看,二郎神已成仙,又超級能打,而孫悟空還是妖,二郎神確實要壓孫悟空一頭。
再從背景上來看,二人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余華在《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對于二郎神和孫悟空有這樣的評價,說孫悟空和二郎神兩人在打斗時不斷變幻各自的形象,前者在躲,后者猛追,最后孫悟空變了一只花鴇,露出一副癡呆的樣子,這時草根與貴族的區(qū)別就出來了。
二郎神的母親是前任玉帝的女兒,現(xiàn)任玉帝的妹妹,他管玉帝叫舅舅,他一出生就有貴族背景。
而孫悟空生于天地間,出生時就是一只平凡的石猴,啥都沒有,爹媽都沒有,屬于草根中的草根。
所以,當二郎神看到孫悟空變成卑賤的花鴇時,他便現(xiàn)出自己真身,不再跟著變化了,為什么?余華說,因為花鴇是鳥中最卑賤最淫的鳥,如果二郎神再跟著變,那他就跌份了,所以,他取出彈弓,一個彈子打翻了悟空。
對于草根的孫悟空來說,變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達到自己的目的,變花鴉算什么,就算是變成一堆牛糞也是可以的。
而二郎神就不一樣了,他每變一個物種,都要體現(xiàn)他的貴族背景,他不會隨便變成一種與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符的東西。
一個貴族要替舅舅抓一個草根,一個草根被一個貴族打敗,在古代似乎很正常,這樣安排也不過分。
孫悟空要想獲得天庭的認可與尊重,就必須去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他接受了去西天取經(jīng)的任務,這好比是一個交易。
黑神話悟空的情景是設定在大圣取經(jīng)歸來,實際孫悟空在經(jīng)歷了取經(jīng)之后,他為人處事的風格已經(jīng)變了,他已經(jīng)不好斗了,他處理人際關系的精髓只在于兩個字:周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