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轉換下的龍湖2024年中期業績答卷。
文/每日資本論
這家國內知名地產企業在穿越行業周期中或許尋找到了“芝麻開門”。
8月23日,龍湖集團發布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額511.2億元;營業收入468.6億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7.6%,對集團整體收入的貢獻占比達到28%;經營性業務的毛利率超50%、凈利率超25%,對集團的利潤貢獻更提升至80%以上。
龍湖管理層在“2024中期業績線上發布會”上說:“我們預計在2028年底,集團的經營性收入占比能夠過半。到那時,我們整個業務模式可以說切換到了新的發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龍湖集團在2027年前沒有到期的境外債券,下半年集團將繼續有序推進,提前償還明年到期的債務。此外,截至上半年末,龍湖商業已在20個重點城市開業91座商場,下半年計劃再開業約10座商場。
公允地講,在部分房地產巨頭企業跌落神壇,行業穿越周期之際,能有如此表現實屬不易。接下來就要看新舊動能轉換下的龍湖集團是否能夠持續向好,率先突圍。
經營性收入持續增長
總體來看,龍湖集團延續了去年經營性收入持續增長的態勢。
報告期內,龍湖集團的運營及服務業務組成的經營性收入實現131億元,同比增長7.6%,對公司總營收貢獻占比達28%。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58.7億元,剔除公平值變動等影響后的股東應占核心溢利達47.5億元,利潤結構逐步優化,其中運營及服務業務利潤貢獻占比持續提升,達到80%以上。去年,經營性利潤占比首超60%。
其中,運營業務板塊持續深化全國一二線核心城市布局,2024年上半年不含稅租金收入為66.1億元,同比增長4.3%。商業投資業務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6%至53.2億元。
不僅如此,龍湖商業還實現了銷售客流雙升——營業額同比增長12%,日均客流同比增長16%,新增運營3座商場,高質量兌現開業。其中,成都東安天街、南京雨山天街為重資產項目,輕資產項目重慶云領天街實現提前半年開業。
截至2024年6月30日,龍湖商業累計開業運營商場達91座,覆蓋全國20座城市,運營總建面為829萬平方米(含車位總建筑面積為1076萬平方米),合作品牌超6800家,戰略合作品牌超400家,整體出租率96%,通過項目改造升級及精細化運營,為客戶帶來多元且優質的場景體驗。
據介紹,上半年,龍湖集團全新資管旗艦品牌“逍遙洲資管”正式發布。“逍遙洲資管”定位為“全周期全業態資產管理運營商”,涵蓋長租公寓“冠寓”、活力街區“歡肆”、服務式公寓“霞菲公館”、產業辦公“藍海引擎”、婦兒醫院“佑佑寶貝”及頤年公寓“椿山萬樹”六大資管業務,在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助力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其中,作為基本盤的龍湖冠寓,截至6月底,開業房間數12.3萬間,整體出租率提升至95.6%,租金收入同比增長6%至13.1億元。
另外一個亮點是,服務業務及其他收入達64.9億元,同比增長11.1%,毛利率為32.3%。截至6月底,龍湖智創生活物業管理面積3.7億平方米,客戶滿意度連續15年超過90%。
以物業管理、智慧營造為主的服務業務板塊不含稅收入為64.9億元,同比增長11.1%。毛利率為32.3%,較上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龍湖智創生活的物業管理業務穩步增長,期內總收入達57.8億元,物管在管面積達3.7億平方米。上半年收獲了華為、螞蟻、網易、上海虹橋機場等新合作伙伴。
基于龍湖集團的全業態開發經驗和數字科技能力,“智慧營造”品牌龍湖龍智造包括龍智研策、龍智設計、龍智建管、龍智精工、千丁數科五大業務飛輪,在上半年新簽代建建筑面積432萬平方米,累計代建銷售40億元。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地產開發銷售額穩定在行業TOP10之列。此外,經營性業務下四個航道業務,在細分領域均保持領先身位,延續穩定增長的態勢。東吳證券則表示,龍湖推進“輕重并舉”戰略,注重運營類、服務類輕資產業務的穩步發展,是公司穿越周期的新增長曲線。
財務盤穩健,債務結構優化
“在踐行新舊模式轉換時,最關鍵的是處理好債務問題。”在業績會上,龍湖管理層表示,地產開發的特點是規模大,周期短,但不確定性也大,大多數的債務是建立在舊模式的基礎上的,如果債務結構沒有完成切換,很難完成業務轉型。
事實上,自2022年以來,龍湖集團通過有序安排,如期、提前完成債務兌付,持續優化債務結構,提高財務安全度,維護了中國房企在境內外資本市場的信譽。
今年3月8日,龍湖集團提前兌付了總規模為46.1億元的商業資產支持專項計劃(CMBS)。6月28日,龍湖集團又提前兌付PR恒祥A2、20恒祥次資產支持專項計劃(CMBS),規模為26.5億元。同日,龍湖還公告宣布已提前購回6.2億美元的美金債。
報告期之后,龍湖在7月按期完成“19龍湖04”債券的回售,金額為14.93億元;8月如期完成了約20億元“21龍湖05”債券的回售。
敲黑板!截至6月底,龍湖2024年內已經歸還了107億境內公開債,年內剩余到期境內公開債僅10億元。此外,至2026年底,龍湖無境外公開債券到期,供應鏈ABS、商票等龍湖均已清零。
龍湖集團在中債增信債券方面,明年到期35億元,2026年到期23億元,均計劃用經營性物業貸替換。海外銀團方面,2025年1月到期的約86億元銀團已償還16億元,剩余將在年底前逐步提前償付;2025年12月到期的約84億元計劃于下半年開始提前逐步償還。
在美元債上,龍湖集團有4筆美元債本金額20億美元,均為2027年以后到期。而且龍湖集團已經提前回購美元債6.9億美元,存續13.1億美元。
目前,龍湖集團有息負債1874億元,較年初減少52億元,平均融資成本為4.16%,平均合同借貸年期延長至9.19年。有息負債的80%以上來自于銀行。期末,龍湖集團在手現金500.6億元,凈負債率為56.7%,現金短債倍數為1.7倍,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58.6%。
據悉,近兩年龍湖集團經營性物業貸增量提升明顯,上半年集團經營性物業貸凈增219億元,其中存量項目通過抵押率提升帶來的增額超過140億元。公司仍有一些資產逐步會達到可融資狀態,未來,公司經營性物業貸的融資總額會接近1000億元。下半年集團將繼續有序推進,提前償還明年到期的債務。
龍湖表示,在完成債務結構優化后,才有可能實現新模式的轉換,以及收入及利潤的轉換。“隨著我們經營性業務的不斷提升,當這部分收入占比過半時,公司就完成了業務方面向新模式的轉換。”
相信大多數投資者聽到這些消息,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未來,在房地產行業穿越周期,共渡難關之際,龍湖集團若能成功切換發展模式,那無疑是一個好兆頭。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