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這個話題略有沉重。
之前有個段子,很經典。你身邊的青島人(常住青島),如果投資房產,一定離不開這三個板塊:
如果沒買藍谷,那大概率是投資了高新區,兩者都不是,那鐵定套牢在靈山灣了。
這仨板塊的投資屬性都極強。很多青島人也涉及其中。
今天重點聊前兩個,藍谷和高新區。
1、藍谷的兩條線和房價變動
即墨人覺得藍谷太靠東,于是扎堆去西城置業了,西城區的教育資源好啊!
那誰來買藍谷的房子?市區人吧!畢竟有地鐵11號線。
從宣傳規劃到地鐵通車,藍谷不斷拍地,早先落地的魯信,索性弄了地標盤——魯信和璧花園,2015年賣9000元,到了2018年已經翻倍到一萬八。
一片熱土,買到即賺。后來大家看到了,魯商+齊魯醫院的組合,轟轟烈烈。
緊接著,大鱷們也來了,萬科、遠洋、城建、國信等等,云集藍谷。
藍谷的發展,實際就圍繞兩條線:濱海公路和地鐵11號線。以山東大學為中心,往南,魯信、遠洋、魯商健康城等周邊,還是有一些自住需求的,因為周邊有一些產業,研究所,比如文信大廈、青島海檢集團、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
一路往北,港中旅、三盛、融創等溫泉板塊,就是純投資了。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山大周邊、地鐵11號線站點周邊的次新房價格要高一些,雖然也是下跌態勢。
而北部的港中旅、三盛等降價幅度更大,普遍到了6000—7000的水平。
來看看最新的一些成交數據。根據貝殼數據統計,近一年的時間,藍谷二手房賣得最好的小區,竟然也是最貴的小區,那就是魯信和璧花園(一期和二期)。
最新成交均價9000——10000元。確實降了不少。但是,很明顯的趨勢,魯信降到9000元,立刻成了搶手貨,很多人爭著住一次魯信。
一萬八入魯信和璧花園的朋友們,也不用焦慮,權當買股票了。
放眼青島樓市,門檻最低的魯信,確實在藍谷。
排名第二的是港中旅。港中旅位置雖然靠北,但架不住便宜啊!6000多元的成交均價,比兩年前降了50%,相當于打骨折了。
港中旅藍谷壹號,有200多套房子出售中,雖然成交了20多套,成交率很低啊!
看看魯信和璧花園兩個地塊,掛牌140套,賣了40套。
排在第三到第五的三個項目,分別是三盛(6000多)、融創(5000多)和碧桂園(7000多),特點就是次新房、價格低。
2、藍谷的短板和尷尬
這兩年,房價下跌,除了大勢,每個板塊的情況各不一樣。看藍谷,不足之處當然在于人氣不足和重點配套的落地打折。
人氣不足是長期以來就存在的。即使在2018年火爆時期,也是投資客為主,賺個差價撤。
我們甚至都搜不到最新的藍谷人口數據,只是從過往數據中能看出,藍谷的人口基礎還是主要來自鰲山衛街道和溫泉街道。
重點配套的落地不及時,對板塊的傷害很大,與之對應的很多產業和人才受影響也很大。
比如,北航青島校區,從簽約到建設,投入特別大,可惜臨門一腳被大勢阻止,已經明確“沒了”。
這個大學對藍谷來說太重要了。當時宣傳的可是與山東大學形成互補,前者工科見長,后者文理。當時,明確說了北航在藍谷先入駐兩個學院,七個專業,在校生規模不低于一萬人。
結果,今年啥也沒了。損失太大。
還有,藍谷的醫療配套,建設中的第一所三甲醫院,山大齊魯醫院。至今未啟用,未開診。之前宣傳的可是2023年竣工投入使用。
當然,藍谷的海很美,海邊公園很愜意、自在。
很多人跟房師傅說,這里適合養老。但是,當年藍谷的定位和發展決心,可不只是養老勝地。
如今,藍谷價格逐步回到2015、2016,對于自住需求來說,是不錯機會。
現在,9000買魯信和璧花園的,多數都是居住在藍谷的改善家庭。
投資客終于逐步撤場了。
3、高新區:萬元線的徘徊
高新區,和藍谷有類似之處。比如,三灣三城那會,都沾了邊;2018大瘋狂時期,都是嚴重瘋漲板塊,失去理性;今年房價大回落,回落幅度都很大。
不同之處也有。比如,高新區的BUG是缺地鐵,但其他交通都很強,跨海大橋、環灣大道、重慶快速路等,高新區直接受益,去李滄、市北、嶗山都很便捷。
還有,高新區教育落地更快,更準;人氣相對好一些,管委會也敢于宣傳人口增長……
據鳳凰網的報道,截止2024年3月底,高新區戶籍人口已經達到了50200人,常駐人口超過11萬。
康復大學終于招生了,首批本科生出爐,很好了,這是一個不錯的亮點;康復大學附屬醫院、附屬學校也在加緊中,對高新區來說是利好。
當然,高新區樓市正在為過去幾年大規模土拍、瘋狂配人才住房、新房供應量過高,付出代價。
目前,很多次新房的價格已經回落到萬元左右,差一些的小區,到了7000+。來看看一組數據:
高新區近一年成交最熱門的十個小區,全部位于東部片區。世茂多個地塊、雨潤兩個地塊、中歐國際城多個地塊、新城和融創紅島壹號院。
排在前四名的都是世茂。沒辦法,性價比高,位置不錯、價格較低。
世茂云錦賣了45套,璀璨公園36套,璀璨天城36套,公園美地35套。單價從7000至一萬多不等。
雨潤星雨華府兩個地塊,加起來是64套,單價7000元左右。
接下來,就是高新區的改善群體喜歡的中歐金茂悅了,還有新城,最貴的依然是紅島壹號院,單價1.25萬元。
不管怎么說。融創當時的品質還是很可以的。雖然從一萬七八降到了一萬二三,但依然口碑在線,深受改善喜歡。
高新區二手房,全靠以上東片區這些大盤支撐了。
沒辦法,高新區不錯的綜合配套,就在東片區。多所學校、唯一的大型商場覽秀城、多個濱河公園、網紅露營基地等等。
還有一個核心因素,東片區離主城區較近,交通方便。當然,缺地鐵的現狀短期改變不了,當地居民呼聲很高,很著急。
再看另一組數據,就是大批房東急著撤。特別尷尬,單是貝殼上高新區掛出來了4000多套房子。
剛才提到的世茂四個地塊,居然有約750套房子往外賣。這些房東,扎堆賣。
雨潤也有400多套,紅島壹號院接近200套……賣的,比買的多很多,這些小區的成交套數和在售總數比例在10%—20%之間。
大批房東掛牌,直接把高新區的在售樓盤給搞懵逼了。部分樓盤紛紛下調價格,也回到萬元線了。
還有當年人才住房的遺留,也進入商品房市場競爭了。
從今年市場表現看,高新區要比藍谷好一些。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比藍谷強。
降幅來看,藍谷更大,更徹底。
說到底,高新區的人氣相對比藍谷強。市區外溢的剛需,選高新區的更多。
很少有人會說,高新區是養老勝地。
你懂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