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極越也推出自己的端到端智駕方案了。有些信息在情理之中,也有些信息在意料之外。
8月28日,在極越CEO-夏一平發布產品信息后,百度智能駕駛首席研發架構師、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技術委員會主席-王亮,又照例分享了許多技術干貨和觀點。RoboX將發布要點及王亮講話內容進行了提煉。
“幾十億做不出好智駕”
“有人曾說過,沒有200億不要造車。如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沒有500億也做不好智駕。今天如果還有誰說花幾十億就能干好自駕,這樣做出來的產品必會成為馬路殺手。”夏一平說道。
他認為,如今在半導體芯片和大模型智駕這些領域,都應該不計代價地投入。例如百度在AI和自動駕駛領域上,已持續投入超過1,500億元。
在現場,夏一平宣布,極越PPA智駕升級為ASD(Apollo Self Driving),極越07將首搭L4級自動駕駛端到端大模型,步入端到端大模型時代。
在價格方面,ASD高階智駕包買斷價為2.99萬元,限時優惠4999元,按月訂閱的話是599元/月;針對已經買斷PPA智駕的老車主,將在當前優惠價格的基礎上進行“補差價”。
到了2024年底,ASD即可實現全國都能開。
夏一平表示,純視覺的方案迭代速度更快——系統可將多個小模型合并成大模型,并將多余的參數釋放給視覺模型,使得在同一場景下,純視覺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量,數據種類豐富,更適合大模型的訓練。
“很多人都認為,純視覺不如激光雷達的智駕安全,但我想說極越的純視覺感知能力,已經超過了主流激光雷達。”
為何選擇「兩段式」方案?
王亮表示,兩段式端到端與一段式的區別,是用感知和決策規劃兩個模型代替One Model。這兩者都可以減少代碼和規則,也都可以通過吸收大量數據提升駕駛體驗的上限。
“One Model的一段式端到端,好像可以用數據來解決所有問題。那為何極越選擇了兩段式端到端?”
首先,王亮認為,技術手段不是目的:“并不是說哪個方案更性感迷人,我們就撲上去做什么。“
說到方案選擇的大原則,王亮又提及了自動駕駛最困難的問題,那就是「不可能三角」——這三個角分別是安全、智能性和規模。
“如果極致的安全加上極致的擬人和智能,大概率這只能是一個Demo。而如果兼具極致的安全和極大的規模,那通行效率和舒適性又肯定會作出妥協。”
極越之所以選擇兩段式端到端,首先還是出于安全考慮——
1、模型的黑盒系統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因為很難控制系統輸出的內容;同時它也缺乏透明度,工程師很難Debug系統在的決策邏輯。
“想用一個模型就達到系統極高的「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要求,確實也沒有成功先例。”
2、即便現在最強的GPT大模型,盡管上限很精細,但有時下限也很無語,這樣并不能絕對保證安全。
3、一段式方案面臨更難的長尾問題:在這里,王亮套用了函數來進行說明——
假設用端到端系統來實現「一路向前」這一簡單的自動駕駛功能:一段式和兩段式的模型都在進行數據輸入,然后通過函數擬合,再輸出軌跡。
如果輸入數據是x,那么就要去擬合F(x)這樣的函數。
假設x1是感知模型任務的長尾問題——比如說模型漏檢了視頻中的一個罕見障礙物,或者一條磨損嚴重的車道線。
假設x2是「一路向前功能」自身的長尾問題,它通常表現為最后在控制層面出現的問題。
從中可以看出,一段式方案隱藏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一部分Corner case是因為感知結果錯誤,才導致了錯誤的規劃,從而引發系統出現高風險問題。
如果以P(x)表示收集常有問題樣本的概率,這個概率越高,收集越容易。目前看來,P(x1)要遠遠的大于P(x2),這意味著收集x1數據的容易程度,要遠遠高于收集x2數據的難度。
由此看來,One Model的端到端系統,會比分層的端到端更難收集長尾數據,這也會模型迭代。
“而且,這一概率的差異并非線性,而是指數級的。比起線性的復雜度,指數級的復雜度非常難處理。因此,完全式端到端的背后,還存在蠻大的不確定性,或許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才能真的產生價值。”
感知E2E大模型的優化
基于上述原因,極越堅定地選擇了兩段式。隨著極越V2.0版本軟件的推出,首先與用戶見面的是感知端到端大模式,它基于純視覺的單一大網絡,擁有檢測、跟蹤、建筑和場景理解四大能力。
在新版本上,該模型提升了模型參數規模,以及視頻流的分辨率和幀率,實現了如下優化:
1、感知視距提升至230米,對錐筒這類小目標的檢測視距提升至180米,小目標的高速避障能力提升了60%以上。
2、在場景理解意圖上,對于行人橫穿馬路,以及鬼探頭等場景,處理時效性提升了兩倍,碰撞風險減少了50%。
3、建圖能力:識別101種道路元素,種類能做到100%全覆蓋。通過新的建圖能力,ASD行駛道路范圍提升了三倍。
4、對靜止車輛的意圖判斷更準確,繞行決策更加擬人,提前的繞障的通過率提升了40%。
三大能力進化
另外,ASD代表了極越三項能力的進化——行車能力、安全能力和泊車能力。其中包括:
1、行車能力:亮點在于避障——車輛可以做到每毫秒檢測5000次碰撞風險,并進行5000次距離計算,主動探索最佳行駛軌跡。
2、路口通過能力。例如,當車輛直行到路口時,遇到對向的的左轉車輛占道,車輛也會輕松繞行,而非傻傻的等在原地。
3、變道決策:車輛可以在變道時,提前識別間隔車道的大貨車,實現自動遠離。
4、AEB:前向AEB的最高剎停速度,提升至100km/h,而且增加了兩段式制動的功能——第一段先減速,第二段進一步減速至剎停。
5、泊車能力:此次升級包括了暗光窄車位泊車,在暗光的環境下泊車成功率提升了一倍,同時在泊車過程中還會收緊后視鏡,防止刮蹭。
在發布會的彩蛋中,夏一平也公布了極越07的預售價——21.59萬元起,新車將于9月10日正式上市。
極越07將首發搭載全新的V2.0版本軟件,該版本的更新覆蓋了端到端大模型智駕、大模型智艙、智能車聯等十幾個主要模塊共計947項新增功能和優化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