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少不了生離死別,對于死亡,我們不應該逃避,而應該理性的去面對。
親屬過世之后,家人們往往會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從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項。
但是親屬死后的這些事項不僅僅涉及到了財產問題,有可能涉及法律的多個領域關系,涉及到親人的情感和利益問題。
在親人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人身份的缺失,很多親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把過失親人的一些銀行賬戶或者戶口進行注銷。
但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盲目的進行銷戶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應該做這個事從而避免后續的麻煩。
一、為何不能直接銷戶
在介紹不能直接進行銷戶原因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講解一個案例,來幫助大家更加具體的予以理解。
李明(化名)的爺爺前段時間去世了,在處理完爺爺的后事之后,李明的家人們決定先將爺爺名下的賬戶和戶口進行注銷掉,之后再討論一些遺產和債務稅務的分割承擔問題。
于是乎,抱著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他們迅速的將爺爺名下所有的賬戶進行注銷。
但殊不知,這一簡單的操作卻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首當其沖的就是遺產,當李明的親屬準備進行遺產劃分的時候,卻被告知被繼承人名下的賬戶已經不復存在。
因此,銀行不能直接辦理繼承和分撥手續。
接下來,他們一家走的路可謂是步步艱難。
無論是在稅務還是在社會福利、養老金的最后結算方面,都因為賬戶的缺失導致不能確定原來戶主的身份,進而無法辦理一系列的業務。
而這,就是不經過任何手續而直接注銷戶口和銀行卡的通病所在。
基于以上的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將直接銷戶的弊端介紹如下。
第一則是在遺產繼承方面不夠清楚,因為遺產繼承最為嚴格的就是身份的認定。
如果直接將戶籍和銀行卡進行注銷的話,那么對于被繼承人的身份信息和名下的財產信息很容易達到不明確的狀態。
既然需要被繼承的遺產都不明確,那么繼承作為一種被法律規范的手續自然而然很難夠進行下去,必須要去核實當事人、死者的一系列身份。
更有甚者會在這方面引發糾紛,有些唯利是圖的人可能正會因為這個來鉆空子,主張自己多分遺產。
有些遺產甚至會因為身份不明的問題最終無法得到繼承,這最后的結果只能是白白流失或者說上交國庫。
第二點則是在保險受賠方面的問題。
當保險所約定的事項發生之后,當事人自然人要找到保險公司進行理賠。
但是這理賠并不是說只要人到了就好了,是要經過一系列的法定手續和保險合同中約定事項的辦理。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就是身份和死亡的證明。
如果說進行銷戶的話,由于戶口已經在法律層面上的缺失,導致說自然人的身份信息也會隨之不明確,故而可能會影響正常保險理賠程序的順利進行。
第三個問題則是在納稅債務處理方面的弊端。
稅收作為國家強制性征收財產的法定流程,自然人也有著獨特的程序和嚴格性存在。
如果在親屬過世之后,直接將他的身份信息進行注銷的話,那么在繳納遺產稅、個人所得稅和其他的一些債務稅收問題上可能會有眾多的不便存在。
更有甚者,會由于不遵守正常的稅務繳納流程,而被處以行政罰款并且承擔相對應的稅務風險。
這些都是沒有科學合理的進行銷戶而所帶來必然的弊端。
最后一點涉及到了社會福利,社會福利作為國家保障民生福祉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和每個人的生存息息相關。
小到哇哇大哭的嬰兒,大到年邁蹣跚的老人,在出生到死亡這段期間之內都會享受著國家給予的社會福利。
以養老金制度為例,倘若沒有進行養老金的后續領取相關手續就直接進行注銷的話,那么很可能由于養老金扶持對象的不存在導致這些福利被中斷或者說無法領取。
反觀,如果在親屬死后并沒有直接注銷賬戶,而是跑到相關部門去進行有關流程登記。
那么或許還能領到一筆之前未領過的結算費用和退還手續,不會遭受到由于提前注銷賬戶而所帶來的不利后果。
二、處理的正常流程
通過上文舉的一些反面例子,相信大家對于正常流程的進行有了初步的影響。
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科普一下,親人死后如何進行戶口的注銷。
首先,當親人去世后,我們首先要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不能為悲傷完全左右而忽視了在去世之后的事情。
我們首先要列出逝者所有的遺產清單,而其中包括了房產,車輛存款等等的主要財產份額。
而這里要澄清的一點是,不是說此后直接劃分遺產就是一種很功利的想法。
畢竟遺產作為繼承人和被繼承者的法定財產,遺產清單并不是一種功利的表現,而是有利于之一神圣契約的進行。
在確定完清單之后,必須要查清有沒有法律排除的事項,比方說民法規定的意思自治原則。
當有遺囑的時候,是可以排除法定的繼承份額的。
而如果說有一些書面的憑證或者說直接根據法定原則來進行遺產分配,繼承這一事項就是在完全公正、公開、透明的環境下進行,有利于消除親屬之間的矛盾。
其次,應該及時的通知相關的社會機構進行下一步事項的處理。
比方說車輛管理部門等等,這些都需要逐一的進行通知和登記。
畢竟如果說在銀行有相關的存款余額或者說在社會福利機構有一些社會福利待遇,要及時的進行終止和結算。
以免因為直接賬戶的報銷,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充分的做好上述的工作之后,下面來到我們的最后一步,那就是登記并且辦理死亡證明,并且進行戶口的注銷。
在這一步之前,往往家屬需要前往逝者生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來進行死亡證明的辦理。
其中我們要準備好這些材料,包括了身份證,戶口本和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等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醫院的死亡證明并不被法律所承認。
只有公安機關開具死亡證明,并且當地的派出所進行了戶口注銷之后,死者這一自然人的身份在法律上才真正意義上的被宣告終結。
以上就是親屬死后去進行戶口報銷的正常流程,而明白這些事項有利于我們妥善的處理相關問題,不去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三、注意事項與處理建議
毫無疑問,親人的失去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極其難過的。
但是難過歸難過,生活還要繼續,死者的后事也需要親屬能夠按照流程正確處理。
這就要求我們要暫時性的將悲傷的情懷進行打包暫存,而開始處理后面的事項。
在悲傷的浪潮前,其他親人們都應該團結相互支持,共度難關,一定要避免被感性所左右。
不能情緒激動而作出沖動的決定,否則很有可能導致親屬間的矛盾并發,最終鬧得家破人亡。
對于逝者生前留下的一些書面材料,應該及時的進行保存,比方說財產清單和遺囑等等。
這些將作為日后處理事務的重要法律依據。
而拋開法律這一塊,這些是自己親人在這個世上留下的最后的東西,應該值得其他家屬好好保存、緬懷。
如果涉及到了遺產劃分和死亡證明等等的因素,也可以請專業律師來進行指導。
畢竟如果有個專業人士的處理,相關事務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也有利于妥善的處理矛盾。
最后在法律上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時效。
在過世過后,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去相應的機關辦理手續,不能超出這個時間而避免失去法律后果導致自己做白用功。
總結
在親人不幸去世過后,我們要收起緬懷的悲痛,開始處理眾多必要的事務。
而和一般人的處理情況不同,我們不能首先去將他的戶口和銀行卡進行報銷,否則將會遇到例如遺產分配、機構處理等等的多個難題。
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按照正規的流程進行辦理,讓死者和相關家屬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
與此同時,這也是對于逝者的尊重和安寧,更體現了其他成員對未來生活的負責。
參考資料: 1.少語聊財會 2024-04-27《銀行卡銷戶全攻略:從清理余額到注銷業務的完整流程》 2.小年雜談 2024-04-27《親人過世后千萬別急著銷戶,建議第一時間做這個事,避免麻煩》 3.果媽雙倍幸福 2024-06-13《親人過世后別急著銷戶,應該先做這個事,避免以后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