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垮掉了,聽說而已,我無法親見。但我卻見到了垮掉后的“雷鋒精神”的表象:
上海徐匯中學學生在體鍛課暈倒后,同學們背手站立、手足無措。幾十秒過后,才有人猶豫著舉手向老師示意;一位男老師背手走到暈倒學生面前,詢問了一下情況后走開。
這張丟失“助人為樂”精神的圖片很是粗糙,但或許是本年度最具諷刺意味的佳作。若連未經世事、單純向善的孩子都沒有了助人為樂,那希望在哪里。
在“雷鋒精神”的內涵當中,我知道最早的便是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我的小學老師曾教育我說:你們是祖國的未來,身上要蘊含著能量,在校內要樂于助人,在外面要以助人為樂,這樣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積極向善。
2007年,一個法官,正義的化身,面對跌倒老人家屬的無理訴求,轉向扶助老人的男子質問道:不是你撞的,你為什么要扶?
當年的網絡并不發達,大家并不都知道這起案件的始末。但這句話后勁頗大,直接將“助人為樂”的精神,封進了意念當中,但凡想要伸出援手,就得先考慮要不要賠償。
后來網絡發達了,助人為樂的事,對著攝像頭還能干。但缺少攝像頭撐腰的孩子們,或者是受這句話的不良影響的父母的教導下,到底還是沒敢動彈,只能向老師報告。
老師怎么辦?上前攙扶若出了事,那就得擔責;若沒扶,不過是學校的處分。你看那個背對著學生的大人,不就是深諳背后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是在為老師的無動于衷開脫嗎?
當年的“你為什么要扶”,除了讓扶助者蒙冤,更助長了訛人者的氣焰。若是真就出了事,家長逮住老師不放的可能性并不小。于是,樂于助人的精神又不得不向趨利避害低頭了。
當年的法官早已離崗,“雷鋒精神”不僅僅是助人為樂,更有“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
但那位法官的荒唐質問,很顯然將最簡單的“助人為樂”,搞成了“雷鋒精神”中最難做的一份。畢竟樂于助人,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至于其他則是內控,自我約束好便行——當然這在如今也并不簡單了。
不過話說回助人為樂上來,欣慰的是這只是個案。
看短視頻里面,外賣小哥樂于助人的場景可真不少。現實中也沒有像當年一樣的那個法官,只是負面的新聞經常不脛而走,正向事件的鮮有人問津。
但還是更加希望助人為樂的善舉,不再被當年那句突破道德底線的話所束縛,善良本身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實力和本領,它本就充滿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