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行業內卷,企業利潤越來越低,出海開辟新市場已成為眾多品牌開拓新增長的重要途徑。
海那邊的世界到底是不是我們想像那樣好?新來乍到的品牌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小心哪些坑?
2024新鮮提案大會特別開辟了“茶飲出海”圓桌論壇,可以先聽一聽過來人是怎么說的,至少可以少走彎路,避開前人踩過的坑。
01■
無處不在的本地化
用這些過來人的話總結,整體上出海前景喜人,但荊棘密布。
如何保障供應鏈的穩定性?
如何盤下熱門地區含金量高的鋪位?
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一致性?
如何找到適合的事業伙伴?
如何與之打交道?
如何配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要求?
如何提升品牌力?
如何推廣?
采用何種渠道?
這些問題都需要品牌們事先就有所計劃。
如果條件允許,茶飲出海幾乎都會選擇新加坡,至少會考慮新加坡。
霸王茶姬新加坡門店
就像霸王茶姬相關負責人所說,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旺季,當地人一天要喝2-3杯冷飲很常見。
瑞幸信心滿滿地“殺”到新加坡開店,首店開業人氣很高,一度拿下當地美食榜TOP1。
但很快,8新元一杯的價格,讓當地人直呼“瑞不起來”,因為當地咖啡定價以3-5新元為主,瑞幸定價8元的生椰拿鐵已經接近精品咖啡價格,但品牌對消費者心智的影響力,明顯不如當地品牌。
瑞幸咖啡新加坡門店
這還不是個案,甜啦啦聯合創始人兼海外負責人高策在論壇上講到,他們出海也遇到過幾乎一樣的問題。
因為一些食品物料入關需要單獨的法律文件、程序,報關資料在兩國間反復拉扯,光程序就走了小半年,而有些物料的保質期就100天,東西還沒送到店里就已經不能用了。
新鮮提案大會現場——高策
撻檸創始人謝燦武談到,在馬來西亞開店,因為門頭的中文字比馬來文大,被當地執法部門勒令拆除。
最離奇的是撻檸在泰國開店,其最引以為傲的爆款鮮檸茶竟然沒人光顧,經調研才明白,他們所用的檸檬是國內品質很好的香水檸檬,但這種檸檬香氣與當地衛生間里用的香水氣息相似,自然不會受歡迎。之后,他們用三種檸檬結合復配,才調出了受到當地人喜歡的鮮檸茶。
更早時候,日出茶太在美國南加州開出海外第一家店,卻沒想到第一道坎竟然來自監管。當時,日出茶太的奶茶原材料已經運到美國,卻被FDA扣押作認證。這一認證,竟然花費了2個月。等FDA認證完畢,物料合規了,但也廢了。日出茶太在此損失了足足500萬元。
他們首次意識到,出海賣奶茶除了要做好運輸、價格調控和匹配消費者口味之外,還得適應當地國情。
02■
踩不完的“捷徑”坑
近幾年從廣西崛起的茶飲品牌琉璃凈也在制定出海計劃,現在泰越馬、印尼等多國開設連鎖店,其中也踩過不少坑,比如找當地熟人辦事走捷徑。
琉璃凈海外門店
他最初在東南亞開店,裝修材料都是從國內運過去,通過當地華人中介找的裝修公司承建,以為都是華人好辦事。結果找的施工隊技術太差,不但效率低,工程費用比市場價還高了幾倍。
創始人陳新輝事后總結,一開始不走捷徑,多花時間找一個靠譜的合伙人,好多麻煩都是可以避免的。
廣東品牌撻檸早在2019年就出海開店,目前在澳洲、東南亞等9個國家有79家海外門店。創始人謝燦武稱,關于茶飲出海,他們的經驗教訓都算比較豐富的。
新鮮提案大會現場——謝燦武
他的建議是品牌出海別依賴國內慣性思維辦事,如習慣性在國內打聽尋找目的地國的華人關系,以為熟人好辦事,但有時壞事就壞在這些所謂熟人上。
比如國內有品牌出海,圖省事在網上查詢當地開公司、注冊商標的事宜,還只是在網上委托當地中介查詢一下,結果受委托的中介竟然搶先將商標注冊,給品牌后期出海造成很大麻煩。
琉璃凈創始人陳新輝也持相同看法,他說,在海外開店許多物料需要從國內出口,有人就用走“灰關”的方式進口物料,剛開始都順利,進口時間節省許多。等你規模做大,進口量也大了,海關就會盯上你,這樣反而給品牌以后的發展留下很大隱患,得不償失。
新鮮提案大會現場——陳新輝
另外還有品牌方如何與本地運營伙伴協同的問題。
謝燦武認為,不管是從管理、利益分配、權限等方面,其觀察的品牌里,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但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踩坑。他建議,每個國家做一個模型,把每個國家單店跑通了,然后再看怎么去復制。
03■
出乎意料的偶發事件
去年8月,喜茶倫敦首店開業第一天顧客爆單,但當天就遇到停電,設備無法使用,喜茶暫停了營業,顧客排隊等了很久也沒買到飲料。第二天,喜茶倫敦店緊急閉店,對電力系統進行維修。
喜茶倫敦店
這雖然是偶發事件,但在沒有足夠了解當地市場情況下,品牌也很難能做好充足預案。
某品牌在越南開店也遇到一樣問題,而且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品牌還得不緊急采購一批發電機,但也只能作應急照明用。但由此造成的物料及品牌形象損失一時難以挽回。所以品牌出海前,做好市場調研十分必要。
再如撻檸在印尼開店時,從國內運來一批廚柜、設備,沒想到報關時,廚柜沒通過,就是因為在印尼,不銹鋼進出口是配額制,不銹鋼制品進口需要事先申請到配額才能進口。
新鮮提案大會現場——呂新奇
冰淳茶飲創始人呂新奇認為,出海是一連串問題,物流、稅費、供應鏈、加盟管理、合規管理、更高的人力和運營成本,每一個問題都在考驗品牌。
如果說國內茶飲市場在內卷白熱化,歐美市場也不是一個掘金圣地,各種新規則襲來,如何適應是頭等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