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我國與印度曾經發生過一次對印自衛反擊戰,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這一場戰爭的地點就在中印邊境地區,雖然印軍滿懷信心,但還是被我們的解放軍擊潰了。
其傷亡人數有數千人,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慘敗,這也成了印度人無法忘記的陰影。
時隔多年,沒想到印度人的自信又回來了。
其國防參謀長拉瓦特曾經大言不慚道:印度絕不會再上演1962年的慘痛經歷,若真的開戰,中國必輸。
事實到底是不是如此呢?中印又是否會開戰呢?
一、印度的自信來源于哪里?
2024年1月印外長蘇杰生在接受采訪時曾經放言,印度不會畏懼中國,因為印度完全有和中國分庭抗禮的能力。
不僅如此,印度也將我國看成是最大的敵人。
也許是因為62年前的失敗教訓太過深刻,導致印度對我國始終保持仇視的態度,甚至屢屢放出了“一旦開戰,中國不敵印度”的狠話。
看到這里,很多網友忍不住笑了,印度到底是哪里來的自信呢?
首先印度人談起62年前的中印戰爭時,始終認為中國軍隊不過是靠著偷襲才僥幸獲勝。
如果印軍做好萬全準備,雙方正面交戰,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說到底,印度人就是不愿意承認當初的那一次失敗是自己實力不濟,不愿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想把責任推給別人。
其次印方認為,現在距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60多年的時間,他們的軍事實力早已今非昔比。
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看,印度自1962年后,確實加大了軍事方面的投資,極其重視軍隊的實力提升,如今的軍事實力今非昔比也是事實。
不過他們似乎忘了一點,這60多年來,中國也是在飛速發展。
我們所增強的可不僅僅是軍隊的實力,還有極其強大的重型武器自主研發能力。
在經濟、科技等其他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同時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節節攀升。
當然印度如果是以他們發展,而我們停滯不動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說什么都是徒勞。
第三印度之所以自信滿滿,還與實戰經驗有關。
大家都知道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在這一系列沖突中,兩國是真槍實彈的交戰。
不得不承認,印度確實獲得了現代作戰的實踐經驗。
在其看來,中國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但是并未參與過現代戰爭,根本就沒有實戰經驗,若中印雙方真的對戰,印方顯然有更大的優勢。
此外在兩國的邊境地區,印度所部署的軍隊數量相當多,我國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駐扎的軍隊數量比較少。
看到這種情況后,印度突然就覺得自己又行了,這也是其自信的來源之一。
二、中國真的打不過印度嗎?
關于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已經顯而易見。
就算是中印之間真的開戰,印度還是打不過中國。
60多年前的中國實際上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雖然比建國前好了很多,但整體情況與現在相比卻是相差甚遠。
在那樣的情況下,都能用短短32天的時間把印度打的落花流水,更何況現在已經成為軍事強國。
中國向來都愛好和平,從來不會主動挑起和別國的戰爭。
當初那場中印沖突是由印方挑起,現在卻說當時沒有做好準備,這難道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在如今的中印邊境問題上,印方的政府和軍方看起來是一致對外,實際上各自的目的存在著區別。
政府方的叫囂多數都是唬人,只是想激化中印矛盾,并不是真想打。
但軍方卻做好了開戰的準備,不斷的搞小動作也是想要開戰。
說到底,現在的印度在中印邊境問題這方面仍然沒有做好準備。
如果要與我國開戰,基本上是以輸為結局,說不定輸的比1962年更慘。
印度對其軍事實力的提升頗為自信,但中國也不是裹足不前。
前面已經提到,我國如今的國防力量也是今非昔比,而且還自主研發了很多能應對現代化戰爭的新式武器,海陸空的力量都站在了制高點。
就比如說空軍,我們有大名鼎鼎的殲20戰斗機,戰力超前。
而且這款戰機是由我們自主研發,不管是生產還是維護,速度都很快。
相比較之下,讓印度引以為傲的幻影2000、SU-30等戰機卻是從國外進口。
每一架的價格都不便宜,維護成本也是相當高的,這與我們自產自用的性質完全不同。
不僅如此,印度還經常傳出戰機墜機的消息,可見其空軍并沒有好好管理和維護手里的武器。
如今,我國的日喀則機場上出現了殲20的身影,這意味著西南地區列裝了這款超強戰機。
日喀則機場與印度的陣風機場相距不過300公里,將殲20停靠在這里,不僅大幅拉升了西南地區的空軍實力,也能對印度產生震懾作用。
再者說,現代戰爭可不是簡單的拼刺刀,而是拼各自的科技能力,超視距戰爭才是主導。
從這方面來看,中印之間似乎無需較量,勝敗便已成定局。
說到在邊境的駐軍數量,印度確實優于我國,大體來看是4:1。
然而,這種兵力數量上的優勢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真的到了實戰當中,它能夠發揮的作用少之又少。
中印邊境的戰場情況極其特殊,空中作戰更有優勢。
可以這么說,中印雙方誰能夠掌握制空權,誰的勝算就大,中國的空軍力量顯然優于印度。
即使印度學習烏克蘭,在戰場上大量使用無人機,也很難從我們這里占到便宜。
畢竟我國的防空火力十分強勁,只要我軍的領空內有印軍方所部署的無人機,必定會宣判它們的“死刑”。
即使是兩國開展無人機對戰,印度勝算也很小。
因為我國是無人機生產強國,在全世界享有盛譽,各種類型的無人機應有盡有,且自給自足。
事實上,印度軍隊與我國差距最大的是導彈。
其所持有的彈道導彈絕大部分都是戰略導彈和短程戰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十分匱乏。
不只是這樣,印度軍隊方面也沒有部署反導裝備,更別說雷達和防空導彈之間的領導,可以說壓根就沒有一體化的防空體系。
對于我軍而言,這些導彈沒有太大的威脅。
如果真的交戰,印度的軍事基地恐怕分分鐘就會被搗毀,戰斗機都沒法升空。
三、中印戰爭真的會爆發嗎?
現在國際局勢動蕩,多個國家都處在戰火當中,甚至還傳言會開啟第3次世界大戰,搞得人心惶惶。
我國與印度的邊境問題始終未能解決,雙方劍拔弩張,老百姓們最擔心的其實還是雙方是不是真的會開戰。
事實上,中印在邊境地區出現過很多次摩擦,每一次都是印度先挑事。
比如說2017年,駐守在班公湖的中印軍隊便發生了沖突。
當時,我國的邊防士兵正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進行正常的巡邏,可是印度士兵卻想方設法的阻撓。
這個時候,解放軍其實已經忍了,可是他們卻不依不饒,直接沖撞。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雙方發生了肢體沖突,我方人員受傷的情況比較嚴重。
還有4年前的加勒萬河谷沖突,這一次沖突可不是簡單的小打小鬧,雙方均有傷亡。
不過從各自的實力上來看,我國更勝一籌。
在此次的事件當中,印度方面陣亡20人,而我軍只有4人。
面對著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導致不少人猜測,中印之間可能要開戰了。
中國與印度之間最大的問題便是邊界問題,此問題可以說是長期懸而未決。
對于我國而言,一分一厘的領土也絕不相讓,可是印度卻屢次三番想要侵占,并不斷挑起摩擦和沖突。
甚至還放出豪言,企圖用軍事力量來威脅中國妥協。
但中國始終崇尚的是和平,我們并不懼怕印度的威脅,但也不會輕易與之開戰。
也許在戰爭中我們能夠取得勝利,但是一旦開戰,于兩國的發展以及世界和平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武力。
而根據此前《印度快報》的消息,至今年5月,印度從我國的進口額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的大關。
這個數據表明,現在的中國已經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將美國甩在了后面。
信息來源:駐孟買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
中印在經濟領域方面的合作加強,這其實是一個好兆頭。也從側面反映出,現在中國和印度直接對戰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因為這關系到的不只是兩國的安危,也關系到彼此的經濟發展。
無論印怎樣叫囂,對于這其中的利害關系還是了解的。
總結
我們與印度的邊境問題其實屬于歷史遺留問題,這樣的情況持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想要在短時間內解決不太可能。
但是,武力解決并不是唯一的途徑。
在未來的日子里,兩國應該要坐下來好好的談一談,從而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無憂文史2024-09-09《印國防參謀長稱:1962年的慘痛教訓不再有,若再戰中國打不過印度》 正觀歷史2024-06-14《印軍上將:印度最大的威脅是中國,62年邊境戰爭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正觀歷史2024-08-12《印國防參謀長:62年的慘痛教訓不會再有,若再戰,中國打不過印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