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屁屁好癢好痛”最近小王家5歲的小小王每到晚上就睡不安穩,他撓撓撓撓,還鬧鬧鬧鬧,甚至每天晚上都會因“屁屁癢”而哭醒過來……
父親小王打算晚上蹲守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個情況,竟被眼前的一幕徹底驚呆了!掰開小小王的屁屁一看,里面竟然爬出了白色的小蟲子……好幾條長約1厘米的白色線狀小蟲,正在他的“菊花”部蠕動,或三三兩兩,或擠成一團......
蟯蟲
看到這我們不禁惶恐
小米蟲是神馬
沒錯,它就是蟯蟲
蟯蟲是個什么鬼?
蠕形住腸線蟲簡稱蟯蟲,主要寄生于人體小腸末端、盲腸和結腸,引起蟯蟲病。
蟯蟲的朋友圈兒遍布世界,由于其生活史簡單和可致自身感染,其感染率與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無密切聯系,即使在發達國家蟯蟲感染亦較常見。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農村,各個年齡段均可感染,但以5~7歲幼童感染率較高。其分布具有兒童集體機構及家庭聚集性的特點。
蟯蟲
分布
蟯蟲的生活史,
就是一部血淋淋的人體殖民史啊……
蟯蟲是如何傳播的呢
01
蟯蟲病,常可引起自身感染。兒童患有蟯蟲病會經常感覺肛門周圍及會陰部奇癢,用手抓撓時蟯蟲的蟲卵沾到手上,如果手沒洗干凈或者沒洗手,手上的蟲卵就會污染玩具和日常用品,蟲卵再通過手的接觸黏附進入口而感染。
02
通過接觸在衣褲、被褥、室內家具和地面上的蟯蟲卵,而反復感染。
03
通過飛散到空氣中,或附著在飛揚的塵土中的蟲卵,隨著人的呼吸將蟲卵吸進體內,使人感染。
得了蟯蟲病,滋味有多酸爽?
我們來看看臨床表現有哪些
1、肛門奇癢;
2、晚上在肛門口可見細長狀白色小蟲;
3、食欲減退、失眠、惡夢、煩躁不安;
4、也可能會進入陰道,造成分泌物變多等癥狀。
兒童蟯蟲病易治難防,常反復感染。當小孩出現以上癥狀時,我們需要警惕蟯蟲病。
蟯蟲病是怎樣被診斷出來的呢?
因為蟯蟲在肛周產卵的特性,可用透明膠紙法于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蟲卵,于顯微鏡下觀察有無蟲卵,一次的檢出率為50%,五次檢出率高達99%,檢出蟲卵即可定義為蟯蟲病。
蟯蟲卵鏡下形態
劃重點
我們要怎樣與蟯蟲病劃清界限?
由于感染者是唯一的傳染源,傳染源既可引起相互感染又可引起自身重復感染,我們應該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
教育兒童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不吸允手指,勤剪指甲。
托兒所、幼兒園應搞好環境衛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
預防蟯蟲病還要注意每日的清潔衛生,建議每日清洗外陰部、換洗內褲,而且個人的內褲要單獨進行清洗。
作為家長應了解蟯蟲病的一些危害,搞好家庭的衛生,同時也需要注意幼兒園的兒童因為是高發群體,應定期檢查,發現之后更要及早治療、徹底治療。
來源:滄州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