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有多部將舞臺劇拍攝為電影的作品公映,包括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話劇《抗戰中的文藝》,以及越劇《新龍門客?!返鹊龋鼈儽唤y稱為舞臺紀錄片,其創作的方法,是將舞臺的表演進行完整的紀錄與呈現,主打一個現場的沉浸感。
于國慶檔公映的電影《只此青綠》,基于同名舞蹈詩劇改編,但又并非是簡單的舞臺表演的紀錄,而是讓舞臺藝術與電影藝術進行碰撞和交匯。電影全片沒有臺詞,用舞蹈敘事,并通過實景拍攝、CG特效、主觀視角等電影化的寓語言,完成了舞蹈與電影的一次雙向奔赴。
陶醉了,真的陶醉在這大美的國潮國風之中。觀影《只此青綠》,對戰臺烽而言,絕對是一次滌蕩心靈又動人心魄的美的享受。電影《只此青綠》以宋代天才畫師王希孟在十八歲時所創作的《千里江山圖》作為故事靈感,帶領觀眾跨越時空,跟隨展卷人的視角,來見證這幅傳世名畫的誕生經過。
當觀眾在劇場觀看舞劇,我們的視角始終在固定座椅的單一機位,欣賞的是整體,而通過電影《只此青綠》,我們可以跟隨鏡頭任意翱翔,更精美的實景拍攝與特效制作,更瀟灑的運鏡與節奏,讓這部作品呈現“可遠觀,也可云游其中”的效果。從微觀細節方面,在演員表情肌理之上,都能更好的傳遞故事情感。而每一幀畫面,也都美到可以截圖做屏保,年度最美電影的稱號當之無愧。
而這部作品,也不僅僅是講述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的故事,而在創作傳世名作的過程中,將織絹人、制筆人、磨石人、制墨人、篆刻人等無數工藝人的匠心進行更具寫意化的呈現,希孟與無數勞動者嘔心瀝血,他們不僅僅是這幅畫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更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大美自信的集中呈現。
對于廣大的觀眾而言,熟知《只此青綠》,更多是源于在2022年的春晚,觀看到了這部舞蹈詩劇的精彩片段。而作為“春晚嚴選”的破圈作品,此次以電影的形式呈現,無疑給了大家更多在大銀幕前近身感受的機會。
可以說,電影《只此青綠》是一部非常獨特的電影,一部既有詩意化的唯美電影,題材雖小眾但從中能感受到強烈的大眾化情感。整部影片,也如我們的傳統中國畫,有纖毫畢現的精致工筆,有氣勢恢宏的潑墨寫意,值得全年齡段的觀眾們,到影院感受它那震撼心靈之美,更適合假期中的孩子們,去電影院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看電影仿佛一場生動的美育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