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京畿部長
9月26日晚間,合肥市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針對近期網絡反映的合肥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只羊公司”)直播帶貨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展開調查,依據《行政處罰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規定,擬決定對三只羊公司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共計6894.91萬元。(9月26日 經濟觀察報)
現如今,頭部主播帶貨“翻車”事件,不斷成為當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輿論熱點。此次三只羊事件,背后反應的還是消費者權益保障不足的問題。不同于之前主播們所爆出的偷稅漏稅事件,依靠粉絲們的信任為自己牟利,這一行為一方面反映出直播行業對于主播的要求及素質提升依舊有待加強,另一方面也說明當下直播電商市場發展還遠不夠規范。對于這種高速發展的行業,相關的制度和規范也應出臺和更新,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近5年內,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增長10.5倍;投訴舉報的增幅高達47.1倍,明顯高于傳統電商。對此,對于直播行業能否進行有效約束和監管,就是直播電商能否規范健康發展的關鍵。本次事件對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也給了行業警示。
目前,三只羊系列頭部賬號基本暫停直播帶貨,同時也在持續掉粉。截至9月24日,“瘋狂小楊哥”30天內掉粉接近400萬,當前粉絲數量為1.16億。面對處罰,三只羊公司發表道歉聲明,表示全面接受處罰,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顯示了對于整改的決心和行動,以期恢復公眾信任和重塑企業形象。
知錯就改,三只羊的態度無疑為整個直播帶貨行業樹立了一個榜樣,即面對問題和挑戰時,積極整改、承擔責任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本次對三只羊的處罰,也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做出的決定,也是提醒各公司及主播,網絡平臺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現有的法條,不論是廣告法、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都同樣適用于網絡直播帶貨。早在2021年5月就開始實施的《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也是明確了直播營銷各方參與主體的責任。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一系列針對網絡直播尤其是帶貨直播的政策法規,其目的也是旨在加強電商直播管理,整治不正之風,懲治不法勾當,為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消費場景和模式也在不斷出現和演化,對此監管也必須面對新變化實時進行調整,不論是在立法基礎,還是在現實執法中,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規范網絡直播行業,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
讓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到發展的成果,是我們立法監管的最終目的。對于主播而言,誠信二字應該是帶貨行為的前綴。當越來越多的粉絲,基于信任涌入直播間后,主播就應該有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意識,對所推廣的產品負責到底。不論是平臺監管還是自我約束,只有多方合力推動電商直播行業健康高質量發展,久久為功,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流程編輯:劉佳佳 07554】
本文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