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文學家,林徽因女士在自己研究的領域,取得了極大成就,令人贊嘆,身為民國著名才女的她,感情生活尤其被人關注,無論是緋聞男友徐志摩還是丈夫梁思成都是那個時代風度翩翩的才子,她和丈夫梁思成的故事,更是令無數人艷羨不已,然而在她死后,丈夫卻娶了她的學生,這個學生還在公開場合嘲諷她。
1918年,17歲的梁思成和14歲的林徽因第1次見面,當時的他們還太小,不懂愛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只覺得對方是不錯的玩伴,慢慢得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兩個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濃厚,梁父對于林徽因是非常滿意的,也是他一手促成了這段婚事。
他知道那個時代的先進青年都反對包辦婚姻,所以并沒有強加干擾,反而是讓他們自由發展,他對自己一手培養的梁思成是很有信心的。然而半路卻殺出來個徐志摩,不同于梁思成的不溫不火,徐志摩是那么的真誠炙熱。
1912年,林徽因的父親帶他游歷歐洲回國,梁思成曾登門拜訪,此時他和林徽因已經有幾年沒見面了,林徽因對他說自己要學建筑學。當時的梁思成連建筑學是什么都不太清楚,在林徽因的解釋下。他才對這個專業有了些許了解,可以說是林徽因把他引上了建筑之路。
在這段時間里,徐志摩也外出留學了,他先在康橋接受了西式貴族教育,創作新詩,翻譯文學著作,回國后是一時風光無限的大才子,在各個大學講學。
對于當時的林徽因來說,徐志摩無疑具有更大魅力,然而原生家庭的影響注定了她不可能和徐志摩走到一起,她的母親何雪媛是個清冷孤傲的富家小姐,父親在婚后又娶了姨太太程桂玲,對其非常寵愛,幾乎忘了正室太太,林徽因對母親最大的記憶就是她對父親無休止的抱怨。
當時徐志摩已經有家室了,林徽因下定決心要與他保持距離,她心疼母親的不幸,自然不會去做第她個程桂玲。
梁啟超這時也開始行動了,他一方面催促兒子抓緊訂婚,另一方面親自寫信給學生徐志摩曉之以情,動之以禮,讓他放棄對林徽因的追求,此外,他還把梁思成和林徽因送到國外學習,希望他們能培養感情。在此期間,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在戰場上中彈身亡,梁啟超一邊寫信安慰林徽因,一邊幫他安葬了父親,還資助了她和母親及弟妹。
這段姻緣就這樣順水其成,婚后林徽因生下了女兒梁再冰。受局勢影響,一家人經常奔波在荒野廢墟當中,在多年的奔波下,梁思成腿部受傷,而林徽因被受肺病困擾。即使這樣,這對出生于富裕人家的年輕夫婦也從未抱怨過生活的困苦。當時美國大學曾邀請他們前往美國工作,被梁思成拒絕了,他表示自己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當時護士們把梁思成從隔壁病房攙扶過來,他拉著妻子的手放聲大哭。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一個人坐在房間里發呆,當時林洙是他工作上的助手,時常幫他整理資料,兩人在接觸中產生了感情。
林洙的父親和林徽因是同鄉,林洙來北京讀書時,他的父親還托林徽因幫他照顧女兒,那時林徽因病得就已經很重了,但還是每周二為林洙輔導英語,在她的幫助下,林洙考上了清華大學,并和當時的男友結婚,當時林徽因拿出了自己的存款,給她置辦婚禮,還做了她的主婚人。
可以說林徽因是把林洙當女兒一樣對待的,1957年,林洙的丈夫被劃成右派抓進了監獄,林洙怕被牽連選擇了離婚。當梁思成決定和林洙結婚時,好友家人都不同意,尤其是梁再冰反應非常激烈,然而梁思成心意已決。
梁思成去世時林洙才四十四歲,朋友們勸她再婚,她沒有同意,而是選擇整理梁思成遺作,并創作了一部《梁思成,林徽因與我》的書籍。在采訪時她告訴公眾“林徽因是一位好朋友,但不是一位好太太,她既不做家務也不會做飯,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保姆在做,林徽因的離去對梁思成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此話一出,梁再冰站了出來,他揭下了林洙的真面目,在她看來這林洙不過只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女人,2012年他以218.5萬的價格將梁林二人用畢生新學注解的《營造法式》拍賣給了外國人,導致中國古建筑史學成果流向海外。她還把梁思成遺作林徽因的嫁妝書信等眾多獨家資料拍賣出去總獲利超過2,000萬元。
林洙可能不理解對林徽因這樣的女士來說,最大的后悔絕不是不會給丈夫燒飯,而是沒能有更多時間去干事業,她最大的悲哀就是自我認知不足,明明是卑鄙小人,卻偏要與林徽因爭個高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