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01
調休五周才調出來的國慶長假一眨眼就過完了,這個假期給人感覺新聞不多,其中比較有爭議的是發生在西安的這樣一件事:
9月30日,西安官方發布一組辟謠消息,說某女子在網上發布“西安下雪”的消息不實,警方已經對她進行了行政拘留處分。
通報很短,事兒看上去也不大,然而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反感,大家普遍的觀點就是:西安警方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在這里先說說前情,抖音前段時間突然冒出了一個梗,說哪里哪里下雪了,配上很多雪景圖,仿佛一夜之間全國各地都在下雪。
這個梗怎么來的我不太清楚,有什么意義,好像也不好說,但某音嘛,風格就這樣,大家嘻嘻哈哈玩兩天梗,也沒人當真,等熱度過去了就沒人提了。
然而在這么多玩梗者當中,那名西安女子顯得特別不走運,她發梗的時間是9月29日,可能屬于相對早的那一波人,然后轉發量也并不少,有8000多。
然后,她就被清算了,西安警方給出的罪名是“擾亂公眾視聽,造成惡劣影響”,對她進行了行政拘留。
我們經常都說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再加上女子發的謠言轉發量的確不少,行政拘留也不是不能理解,但為什么群眾普遍那么反感呢?
一是這種明顯玩梗的造謠,我們可以說她跟風,說她不聰明,但很難說有什么主觀惡意性。
這名女子本身只是一個素人,不是網紅,也沒有證據證明流量對她來說有啥好處,所以造謠一個西安下雪,對她有什么切實的利益呢?又對西安帶來什么傷害呢?
如果無腦跟風也有罪的話,那么某音、某手上該被抓起來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更重要的是,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就能全身而退,公眾對于官方濫用解釋權的恐慌,絕對要比某一個素人造謠帶來的負面情緒要多得多。
二就是西安警方的處理,明顯有選擇性執法之嫌,尤其同期,同樣是在西安,出了這樣一件事:
一名女子在9月29號到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報案,原因是想討要某公司對她的欠款,本來起訴到法院,但被法院告知得先去警局開個不涉及刑事案件的證明才能受理。
然后女子哼哧哼哧又跑到公安局,結果公安局又踢皮球,說“受理都受理不了,哪來的立案?。俊?,一句話就想把人打發走,也沒有按法律規定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
與此同時接待女子的民警,還恰到好處地展示了認知混亂的本質,說出了一句“法院是我們的上級”,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素質不高的基層公職人員的表現,一方面有著奇怪的官老爺心態,群眾來事能推即推,根本不愿意屈尊干個活。另一方面其實啥都不懂,連自己在這個位置上能干什么、該干什么、流程該怎么走都不清楚。
由這樣的人來掌握公權力,對老百姓來說顯然是一個災難,而如果我們將兩件事放在一起,就會得出一個非常魔幻現實的剪影。
群眾有訴求,警方愛理不理;群眾在家里隨便玩個梗,警方重錘出擊,既然有警力資源,干點啥實事不比這個強?
所以西安最初的目的可能是想借辟謠這件事,展示自己“執法嚴格”的形象,但尺度一個沒把握好,又雙叒叕翻車了。
02
我在查資料的時候,也看到一些網友試圖給西安警方拘留造謠的女子這件事情,找一個相對合理的理由,比如說女子之所以被拘留,是因為有阻礙當地旅游業之嫌。
西安是一個旅游城市,十一黃金周是一個重要節點,再加上國內旅游業這幾年都不太景氣,今年好不容易才緩過來,西安當地各部門估計都嚴陣以待。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人造謠說西安下雪,性質可大可小,往小了說,大家都知道只是玩梗,造成的實際影響有限。往大了說,則可能讓本來打算去西安的網友打退堂鼓,真的就不過去玩了。
個人覺得這個說法是有一點道理的,雖然背后的邏輯也很離譜,但如果女子發布謠言的時間不是在黃金周這個敏感的當口,可能真的就一點事都沒有。
但不管怎么樣說,如今西安警方的這個處理手段,都很難讓人信服,只會讓人覺得雙標嚴重。
說句不好聽的,如今網上謠言滿天飛,比“西安下雪”性質嚴重的多了去了,但真正受到懲罰的又有多少個人呢?
我查了一下今年以來的一些“造謠被罰”的案例,且不說被罰的人數和真實的謠言數量相比,堪稱九牛一毛,就連官方拿出來的一些所謂大快人心的案例,處罰也完全不夠重。
比如今年年初,廣東東莞有人造謠打群架死了好幾百人,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恐慌,但就這么程度惡劣的謠言,最后處罰也就500塊錢,沒有拘留。
還有一個發生在最近特別惡劣的,某男子造謠自己強奸20多名未成年人(話說拿這個來造謠估計也是腦子有洞),結果很快就被警方抓到了,最后的處罰是行政拘留。
一個玩梗的下雪造謠,和這樣的謠言,性質和惡劣程度能一樣嗎?但最后處罰卻大差不差,不由得讓人懷疑,這各地警方的處罰標準是不是浮動得太厲害了。
再往遠一點說,除了造謠之外,社會上惡人做了惡事,卻逍遙法外的事情多了去了。三只羊賣假貨套現幾個億,至今不賠付,也不見有啥法律責任,最多就封個直播間。
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打傷退伍軍人的“路虎姐”,真實身份至今都沒被挖出來,一面被“拘留”,一邊卻不止一次被人拍到在自家樓下出沒。
再就是最近挺火的網紅東北雨姐的紅薯粉事件,事情至今沒有一個特別靠譜的結論,但不出兩種可能性,一是雨姐一家涉嫌不誠信經營和打人,二是所謂的職業打假人,以打假的名義敲詐勒索,也有可能是兩者都有,狗咬狗一嘴毛,讓全國觀眾看了一出好戲。
但不管怎么樣,目前兩方都沒有得到法律層面的處罰。輕重緩急程度一對比,又怎么能讓人相信造謠西安下雪的女子是罪有應得的呢?
謠言當然需要懲治,但事情永遠有輕重之分,群眾不喜歡謠言,但更討厭公權力的雙標和避重就輕。
如果官方手握這么多資源,卻只會抓小放大,在關鍵的問題上模糊焦點,那么到最后只會讓公信力更加岌岌可危,也希望全國各地基層以西安為鑒,話說西安這幾年輿情出了不少,但沒有一件是處理得漂亮的,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在努力“辟謠”之前,西安官方其實更應該辟辟自身的毒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