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假期,自駕出行延續了火熱態勢,電動汽車出行更是再創新高。可以看到,電動汽車正在引領出行新潮流,今年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更是首次突破50%。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不僅是因為其在駕駛體驗、智能化配置等方面,要遠優于同級別的燃油車,滿足了他們的多元化出行需求,更是因為電動汽車在購車、用車、養車等方面具備天然優勢。今天,就給大家算筆經濟賬,來說說為什么消費者紛紛開始舍“油”選“電”。
購車成本PK:“電”比“油”低已成現實
誠然,新能源車最初的價格,是明顯要高于同級油車的,這主要是因為其采用了新型動力技術,研發和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然而,隨著三電技術的進步,生產成本逐步降低,再加上源材料價格的下降,新能源車同油車的購車成本差距不斷縮小,如今不僅實現了“油”“電”同價,更發展到“電”比“油”低。此外,各地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出臺了不少購車補貼政策,這也為消費者購車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今的汽車市場,各種新能源車型不僅做到了物美,還實現了價低。以東風納米01煥新版為例,作為一款全系標配無邊框車門的純電車,它的起售價格僅為7.58萬元,入手門檻相當親民。而其頂配車型的價格也不到10萬元,對應的配置是430km的續航,同級唯一的全自動泊車與遙控泊車功能、馬赫E十合一電驅動總成,同級少有的540°全景影像、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對外放電功能等,配置拉滿,刷新了同級車型的質價比天花板。同時,東風納米01還推出了至高3000元的置換禮、2000元的增購禮等福利,進一步拉低了消費者的購車門檻。可以說,“電”比“油”低真的已經成為現實。
用車成本PK:純電車百公里不到10元
在使用成本方面,新能源車更是擁有傳統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優勢。特別是在油價高企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車的出行經濟性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放眼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部分純電車的出行成本,都能夠做到每公里低于0.1元,像東風納米01的出行成本,更是低至每公里5分錢,相當于100公里的路程,僅需要5元錢。而在燃油車型中,一款車如果能夠實現每百公里50元的成本,就已經算是不錯的油耗表現了。正是因為油車和純電車擁有著巨大的出行成本差距,進一步推動了純電車銷量的快速增長。
養車成本PK:純電車養護省心省力還省錢
在養車成本上,由于純電車采用的是電機和電池驅動,其結構更為簡單,維護成本也要遠遠低于燃油車,而且保養周期也相對較長。在日常使用中,純電車沒有更換機油濾芯這些養護需求,平時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定期更換雨刮片、添加電氣系統冷卻液、檢查剎車部件等,整體的養護成本是非常低的。而油車則需要定期進行發動機保養、更換機油濾芯等配件,保養費用相對較高。在車輛維修方面,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當屬三電的維護,但不少車企都給出了非常給力的保障措施,像東風納米01就推出了首任非營運車主整車終身質保及三電終身質保的服務承諾,這無疑進一步為用戶的后續用車生活免除了后顧之憂。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在購車、用車、養車等方面,都擁有顯著的優勢。特別是隨著油車曾引以為傲的購車成本優勢的消失,舍“油”選“電”已是大勢所趨。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的不斷下降,技術的不斷突破,性能的持續提升,勢必將有更多高質價比的新能源車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適、高品質的出行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