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人
南北朝將星云集,但真要說到傳奇人物,還要數文官出身,僅靠數千人收復洛陽的陳慶之。陳慶之并非名門,甚至可以說他是佞幸寒門出身,但這并不能阻擋他的光輝。今天就來聊聊南朝蕭梁的傳奇武將陳慶之。
一、寒門出身
南朝梁時期,門閥士族地位仍然穩固。陳慶之為義興郡國人,史書沒有標榜他的郡望,可見他應為寒門出身。少年時他追隨蕭衍,為其侍從?!读簳酚涊d,蕭衍愛下棋,經常熬夜地下。和蕭衍對弈的棋手都困得不行,只有陳慶之隨叫隨到,跟著爆肝熬夜,就是憑借這股子殷勤勁兒,陳慶之得到了蕭衍的喜愛和賞識。
按照這個記載,陳慶之的出身和崛起說不上光彩,是以近似諂媚的方式獲得青睞,十分符合當時士族對寒門的偏見。但是不論怎么說,在士族云集的南朝,陳慶之還是獲得了出身。
他以主書起家,這是個小官,處于末流,主管文書工作,是絕對的文職,也是絕對的濁流。但陳慶之志不在文,而是想效仿祖逖北伐收土。但可惜陳慶之文弱,不能騎射,蕭衍就曾評價陳慶之“本非將種,又非豪家”。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陳慶之只能多看兵書,多學戰略。
陳慶之(ai生圖)
二、初從軍旅
蕭衍建立梁朝后,陳慶之這個昔日跟班也飛黃騰達。按照《資治通鑒》記載,蕭衍最初并不看好陳慶之的軍事才能,但架不住陳慶之積極表現,于是蕭衍開始安排一些不重要的軍務給他。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歸梁,蕭衍就令陳慶之率軍接應。陳慶之接應成功。而后陳慶之又受命護送豫章王蕭綜入徐州鎮守。不久,北魏派2萬大軍攻打徐州,陳慶之竟然率2000梁軍主動出城,集中兵力,挫敗了魏軍的銳氣。但蕭綜懼怕,竟然拋下部隊投降北魏。當時徐州士氣沮喪,人心思變,北魏趁勢進攻,彭州被攻克。梁軍諸部潰敗。只有陳慶之的部隊在他的率領下成功突圍,得以保全。
北魏騎兵
徐州之戰充分展現了陳慶之的軍事才能。至此,梁武帝蕭衍才敢真正將陳慶之當作武將看待。526年,陳慶之和北魏豫州刺史李憲在壽春一帶對戰。李憲逐漸失利。至11月,李憲獻壽春投降。這次抗魏,陳慶之占據北魏52城,俘獲人口7.2萬。蕭衍大喜,封陳慶之為關內侯。
三、大戰渦陽
527年,陳慶之率偏軍隨從將軍曹仲宗進攻渦陽。北魏以宗室元昭率15萬人來救。魏軍先鋒距離渦陽40里。尋陽太守認為敵人勢大,如果輕啟戰端,不易取勝,失敗了還打擊士氣,因此力主躲避。但陳慶之卻說魏軍遠道,已經疲敝,又自以為雙方相距甚遠,必不設防。我等以逸待勞,能出其不意。說罷,陳慶之就率200騎兵去偷襲魏軍營地。這200人趁夜進軍,擊敗魏軍先鋒,大振梁軍士氣。
南朝兵馬
其后,梁軍占據渦陽,魏軍在城外結營13寨,雙方對峙。自春至冬,雙方戰斗百余次,互有勝敗。主帥曹仲宗擔心這樣相持下去會腹背受敵,想要撤軍。但陳慶之卻拿著符節堵在大門,說:“來此征戰一年多了,消耗軍資何其之多?,F在諸路軍隊都沒有士氣,想要退縮,這樣怎么能建功立業呢。我聽說將士兵置之死地才能激發他們求生的欲望。等到敵人全部合圍,然后再破釜沉舟與之決戰。如果誰先走,我有密詔,誰敢違抗,依密詔處置?!贝搜砸怀觯瑵M座皆驚,曹仲宗佩服他的勇氣,就同意繼續堅守。
統一軍心后,陳慶之趁夜率精兵出城,以騎兵突襲,連破魏軍4營。聞此信息,北魏許多將領都投降梁朝。梁軍取得了渦陽之戰的大勝。
魏軍
四、北伐
自南北朝以來,雙方可謂勢均力敵。但僅依靠7000兵馬橫掃一國,占領對方半數國土者,只有陳慶之。
其實對于大通二年(528)的這次北伐,有許多人認為這并非陳慶之的功勞,而是北朝降將元顥之功,比如《淺析元顥入洛與北魏政治格局》和《論元顥北伐與北魏上層之態度》,直白稱其為元顥北伐。但考察本次北伐成員和主帥,無一例外都是梁人,而北海王元顥是只身投奔南梁,所求的是希望借助北方亂局,依靠南朝支持,自立為帝。比如《梁書》說:“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自拔來降,求立為魏主。高祖納之?!薄锻ㄨb》說:“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閣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边@次北方大亂就是爾朱榮之亂。但北魏有多少兵馬?陳慶之自言“我輩眾才七千,虜眾三十余萬”。北魏有30萬大軍,梁軍不過7000。這種護送任務能完成嗎?
南朝朝堂
應當說這7000人不是一般士卒?!锻ㄨb》說,陳慶之成功送元顥北返后,梁朝內部有過爭論,他們特別害怕陳慶之占據洛陽自立,所謂“慶之兵不過數千,已自難制;今更增其眾,寧肯復為人用乎”?區區數千人就讓南朝擔心不已,可見這些人的確不一般,這也是陳慶之能深入敵境,屢戰屢勝的原因。
528年爾朱榮占據洛陽,屠殺北魏宗室,北魏北海王元顥投降梁朝,并請求南朝助其復國。529年4月,陳慶之帶著元顥從铚縣出發,正式北上。結合《梁書》《通鑒》等史書記載,北上以來,陳慶之可謂攻無不克,主要戰果有:占滎城、取睢陽。攻克魏都督丘大千鎮守的梁國,摧其三壘,并迫使丘大千投降。攻克魏濟陰王元暉業鎮守的考城,擊潰2萬守軍,擒元暉業。攻陷魏東南道大都督楊昱所守的滎陽,俘楊昱及麾下 300 余人。大破魏將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克虎牢,敗魏尚書仆射爾朱世隆。最終成功將元顥護送入洛陽,實現北上的初步計劃。更神奇的是,陳慶之是在保存完好力量的前提下完成的任務。這點可以從《通鑒》《南史》記載梁軍進入洛陽后“洛下南人不出一萬,魏人十倍”就能看出來。沒有任何史料提到梁朝給陳慶之補充兵力,可見陳慶之傷亡并不多。
影視劇中的南北朝士人
五、狼狽逃命
按照《梁書》所說,占據洛陽后,統計戰果發現,陳慶之北伐以來,“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但不久爾朱榮反撲洛陽。所謂“三日十一戰”,三天打了十一場戰斗。爾朱榮雖然兵馬眾多,但進退失據,只是因為陳慶之的豬隊友元顥被爾朱榮打敗,陳慶之才被迫結陣“東還”。
北魏朝堂
但是在回程路上,這個幾乎沒有在戰場上被擊敗的軍隊卻遭遇大水,《通鑒》說“嵩高水漲”,推測他們是遇到洪水,全軍覆沒,主帥陳慶之更是狼狽到需要剃頭冒充和尚,才僅以身免逃回南朝。無論結局如何,僅從以上戰績來看,陳慶之絕對算得上名將了。
文史君說
陳慶之雖然北伐失敗,但這次北伐本來就不是奔著收復失地去的。所以陳慶之南返后,梁武帝對他大加封賞,南朝官員也未覺不妥。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連串的舉動,讓明朝的王夫之十分不爽。他就痛斥南朝君臣,“使陳慶之奉元顥而北伐”,已占據洛陽卻不增兵、不防守,“梁之喪心失志一至此哉……君忘其為中國之君,臣忘其為中國之臣”,不思進取以至于此!從這個角度看,南朝被北方統一也是必然了。
參考文獻
宋宇軒:《陳慶之北伐與梁武帝的戰略構想》,《鎮江高專學報》2023年2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