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爛漫時》連載6,張桂梅創辦女高,不是一帆風順,反而關關難過。她面對質疑詆毀,常用三招霸氣反轉局面。
城市悲歡,人性成長
劇評/生活/寫作,多平臺同名創作
《山花爛漫時》豆瓣評分從9.0到9.4,評論人數也攀升到了近12萬人。
其實這部劇一開始完全靠口碑相傳,直到結束,才開始流量攀升,口碑更佳。
從口碑開始,就像劇中的張桂梅,一開始她想辦免費女高,大家都說很好,可沒多少人真正支持。終于辦起女高,也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劇中的張桂梅校長并不像一些網友說的,熱血漫逆襲大主角。
當她確實有一套應對局面的辦法,尤其是當她面對詆毀、質疑不合作,她有至少三招去反轉局面。
就讓我們看看,她究竟有哪三個高招?
1 遭遇詆毀,貼面開大做宣傳
“常有人說我辦女高,別有用心,我不在乎。”
張桂梅校長是真不在乎嗎?
并不是,她其實是在化不利為有利,貼臉開大,借機宣傳女高。
你瞧,工頭老蔡背后詆毀,說她為名為利辦女高,工人工資壓著不給。
女學生谷雨,聽見謠言氣不過,一腦門撞掉工頭的門牙。
張桂梅就事論事,帶著谷雨去道歉。谷雨不含糊,也要工頭給張老師道歉。
接下來才是張桂梅的高招。
她沒逃避,沒自證。
反而對詆毀她的工友貼面開大,借機做起女高宣傳。
“有人說我別有用心,我不在乎。順便做個廣告哈,誰家有沒錢讀書的女孩,都可以送到女高來,我們這里全免費。”
誰詆毀,就當面提醒又反擊,還顯得大氣不記仇。
這招,夠厲害!
張桂梅知道,一是對方詆毀說明女高這事有熱度,借熱反轉。
二是,她一心辦女高,沒時間計較太多得失。
再厲害的招,也要有夠大的胸懷去撐起來。
2 面對質疑,找錢找地有行動
張桂梅辦免費女高,在很多人眼里是異想天開。
一開始,她找脾氣好的周善群局長。
“免費女高我都提幾年了,你再不想辦法,我就上省里去解決?"
周局長也急了,你去什么省里,最重要縣里也沒錢啊。
缺錢是事實。
周局長還有一層沒說,他和馬副縣長根本不相信張桂梅能辦成這免費的女子高中。
張桂梅一看,不行,還得靠自己。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當張桂梅有機會去首都開黨代會,她拿出輟學女生名單,講述她們的經歷,自己的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辦免費女子高中。
大會發言,報紙頭條,張桂梅的免費女高真的因此獲省里支持,先批下200萬資金。
資金有了,還是有質疑。
縣里沒有教育用地怎么辦女高。
張桂梅應對質疑,再用行動解決問題。
她找來好友記者方瓊幫忙,找到一塊教育用地,靠近南中,還能節省資源。
教育用地搞定,她再來一場鴻門宴,用感同身受和設身處地等辦法,說服馬副縣長和周局長。
女高的教學樓終于開工了。
詳情可見,怡姐上篇文章《山花爛漫時》200萬蓋樓難,張桂梅用這三招讓副縣長支持
面對質疑,先不忙自證,而是用行動解決問題。
就像張桂梅,用錢用地問題解決,質疑自然迎風飄散。
這招累,但是很實用,立竿見影!
3 應對不合作,將計就計講策略
女高的日子是問題疊著問題。
好不容易大樓建成了,師生招到了,張桂梅又遇見新問題、
華坪女子高中和隔壁南中合作,借用他們的廁所和食堂。
開學沒多久,問題來了,女高學生去食堂吃飯,稍微慢點,就打不到飯。
南中校長說,你們女生動作慢,自然就沒得吃了。
高中生上學吃不上飯怎么行?
張桂梅一聽,說我們慢,那就快一個給你們看。
掐表算時間,女生們早早起床趕去食堂,飯倒是吃到了,可是大家特別緊張疲憊。
蔡桂芳,女生里的時間管理高手,想到統籌安排,分頭排隊的辦法。
于是,女高學生們,有條不紊吃上了飯,還井然有序洗漱上廁所、
這下輪到南中的校長急了,你們怎么這樣,南中沒飯吃了。
“我琢磨您的意思就是女生太慢了,我們就快點啊,也吃不多”
南中校長看著女生一個個過來鞠躬感謝,有苦說不出。
畢竟當初說因為女生慢,食堂不夠吃的就是他啊。
張桂梅應對不合作的這個辦法,叫做將計就計,見招拆招。
何況她還有團結一心的女生們合作,終于克服了眼前的困難。
吃好飯,上好廁所。
這是小事,也是女高的大事。
應對不合作,我們見招拆招,用你的方法應對你。
同時還要真心感謝你的支持。
張桂梅的這招特別適用在創業中解決具體問題,至少這關是闖過去了。
寫在后面
《山花爛漫時》原型華坪女子高中張桂梅校長,七一勛章獲得者,全國第一個免費女高的籌建人,校長。
現實中張桂梅遭遇財經大V質疑,女高2000學生沒有一個考進清華北大,還表示擔心女子高中的未來。
這或許是最常見的,為你好,質疑你,擔心你,不理解你。
張桂梅校長的回應是什么?我當然希望她們考上清華北大, 但這并非我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我的初衷是讓女孩們走出大山,塑造自己的未來。”
不知提出質疑的大號是否會理解。
總有人考不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只是上了普通的院校,但不代表她們就沒有屬于自己的未來。
面對質疑,正面回應順便宣傳女高初衷,再用行動做實事解決問題。
現實當中的張桂梅校長,不就是劇中那個樂觀自信,把夢想落到實處的張校長嗎?
用三招反轉詆毀質疑不合作,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你就說張桂梅牛不牛吧。
本文原創,圖片為網絡精選,侵刪。
想要看更多山花爛漫時精選劇評,請關注《怡小城》,點系列劇評。
TIPS:《怡小城》城市悲歡,人生成長。
多平臺同名創作,專欄:劇評/生活/寫作。
主創王小怡,行走半生依舊愛探城的75后,曾任三甲護士,做過房產記者,城市文化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