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除了股市之外,還有什么最火呢?那必然是短劇了。八姐感覺,朋友圈里討論短劇的熱度挺高,我家里的親戚們也多了好些短劇的粉絲,似乎,你要是不看短劇就out了。
愛馬,不得不說,短劇真的是太火了,而與之對應的是,似乎很多短劇的聲明有些狼藉,付費解鎖、內容瘋癲、甚至還有的在打擦邊球。但與行業內的童鞋聊了之后,八姐卻發現,其實好多人都沒發現,短劇行業已經不再是野蠻生長了,正規化特別是免費化已經成為了新的趨勢。
好啦,下面咱們來詳細說說短劇行業正在悄悄發生的這些變化。
首先,短劇的內容實際已經在“進化”了,精品化和正規化已成為主流。
從監管的角度看,其實對政府和平臺對微短劇的力度更大了。2023年年底以來,廣電總局針對微短劇中存在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今年6月1日,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開展一系列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許多違規作品被清理下線。
同時,平臺也在加強對短劇的監管。9月,抖音下架違規微短劇共166部,紅果短劇下架90部違規微短劇。
與此同時,短劇也越來越內卷,這也對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ETRUE數據顯示,今年9月,短劇大盤共計收錄在投新劇843部,環比增幅微增約0.8%,不過其日均熱度值已從上半年5月的7100萬降到6249.65萬,跌去近十分之一。而有熟悉行業朋友就認為,大盤數據下滑,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短劇現在太多了,很多劇粗制濫造、內容雷同,放在一年前用戶可能覺得新鮮會看看,但現在用戶也疲勞了,他們更需要新鮮的、精品的內容了。
除了內容的精品化之外,微短劇的收費模式之前也被詬病,現在也在規范中了。此前,在各地的消費者協會的通報中,微短劇的收費陷阱成為了行業痛點。
而其實這種種收費亂象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和各平臺的注意,短劇付費也正在走向正規化。
其次,免費的短劇模式正在悄悄崛起。
另外一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變化就是,與以往的付費模式相比,短劇的商業模式也正在發生改變。
DataEye發布的《2024 上半年微短劇投流白皮書 》顯示,6月中國大陸市場微短劇投流呈現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大盤投流日均消耗在 7000 萬元左右,其中付費短劇(IAP)日耗約 4000 萬元,免費短劇(IAA)約 2000 萬元,CPS+原生合計約 1000 萬元。
雖然付費觀看依舊是市場主力,但免費模式已悄然崛起。DataEye指出,隨著短劇用戶群體壯大,價格敏感型用戶的比例將會相應增加。目前IAA短劇日消耗占短劇大盤30%,年底預計將達到50%,預計2024全年免費短劇市場規模在百億級。
那么,為何免費短劇正在成為新的主流商業模式呢?八姐和幾個業內人士聊了聊,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免費模式更符合制作方利益。??
簡單來說,之前短劇的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幾十萬,收入的70%—80%都要用來投流(買流量),制片方最后能賺10%就不錯了,最后玩不轉虧錢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之前,就有短劇運營者披露,其實短劇中的爆款的占比不到10%,如果拍得比較多,一部爆款的收益可能會覆蓋之前那些劇的部分虧損。從這個角度看,制作方也需要一個新的、更為穩定的盈利方式。而現在的免費短劇模式實際大平臺們正在大力扶植,比如給出單部劇幾十萬的投資金額,后續還會有廣告分成。
與此同時,短劇制作方采用付費模式,付費的周期往往只有一周長則一月,但采用免費模式后,則可以持續有長尾的流量收入。
2,對于平臺而言,免費短劇也有利于實現廣告與流量的協同。????
有的童鞋要說了,明明投流的模式更有助于平臺的廣告收入嘛,免費模式勢必會對這部分收入產生影響。
但八姐覺得,其實從長遠而言,當然是免費短劇的模式更有助于平臺。投流模式是將平臺的流量變現,而免費短劇則可能會平臺帶來新增流量,這也是為何今年不少電商平臺也紛紛切入免費短劇市場的原因。
與此同時,免費短劇也會給平臺帶來新的廣告客戶和收入增量。因為短劇的火熱,今年,不少品牌商家也將短劇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渠道,以廣告植入或品牌定制劇的方式參與短劇制作。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品牌合作商微短劇數量同比增長68%,美妝、電商、家電等行業品牌紛紛投身短劇營銷。
而當短劇的廣告收入增長,也必然也會給平臺帶來新的收入增量。隨著短劇用戶量的持續擴大,平臺可能也更樂見這種既能帶來自然流量又能擴大收入的模式。
3,免費模式也更有助于短劇內容的精品化。
八姐之前也講過了,無論是監管也好,用戶也罷,其實已經助推短劇進入了內容精品化的階段。而在這種趨勢下,免費的商業模式,可能也更符合這種趨勢。
因為在付費投流的模式下,一些短劇商家為了提高投入產出比,往往會用低俗、驚悚等打擦邊球的方式吸引用戶點擊充值,但這種已不符合當下的監管和用戶要求。
而免費的短劇模式天然也更有助于內容優良化。畢竟免費模式,注定要依賴用戶自然流量,好的內容才會有口碑吸引用戶,這也助推制作者提高內容品質。同時,短劇如果要吸引更多的品牌方,當然也不能走低俗的路線,否則也會因為不符合品牌方的調性,而失去了更多變現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其實一些高質量的影視制作方也已經入局,開始制作精品短劇,而這些短劇往往也是免費的,依靠口碑和廣告分成獲益。比如,抖音與周星馳合作的精品短劇劇場——九五二七劇場,已經完整播出了第一部短劇《金豬玉葉》市場反饋較好,九月初官宣將改編周星馳的經典電影作品《大話西游》,短劇版《大話大話西游》近日已經完成殺青,進入剪輯制作階段,官方消息是預計年底播出。
而免費短劇APP紅果短劇也已孵化出《錦衣巷》等精品作品,并與央視頻、國家圖書館合作推出精品微短劇《重回永樂大典》。
總而言之,雖然從觀感上,好像國產短劇是挺瘋癲的,但實際上,俺覺得,短劇已經告別野蠻增長,開始越來越正規化、精品化了;與此同時,短劇的商業模式也在悄悄發生改變,從最初的付費為主、正在向免費模式過渡,因為免費模式更適應當下用戶、制作方和平臺的需求,也更符合當下內容為王的趨勢啊。
嗯,也許,過不了多久,短劇的豆瓣評分就可以震驚文青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